教育|以“融合育人”推动教育实践变革

【教育|以“融合育人”推动教育实践变革】2018年与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携手举办以“德智体美劳融合育人”为主题的新时代基础教育创新发展论坛后 , 金山教育坚持“五育并举、融合育人”(简称“融合育人”)发展战略 , 从高质量的育人实践突破 , 围绕“导”“破”“建”“转”“融”“护”六大维度系统实施 , 推动区域教育实践变革 。
导:行动指南引领发展 。 注重顶层设计 , 围绕“融合育人”发展战略 , 金山教育出台了系列意见和方案 , 形成行动纲领引导下的发展机制 。 2019年区教育大会上 , 发布《金山区关于进一步深化“融合育人”的实施意见》 , 提出了在课程、活动、实践、文化、管理、协同六大途径育人中实施“融合育人”的工作要求 。 2020年 , 与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联合编制《金山区“融合育人”教育发展行动方案》 , 确立了学科教学发展、种子教师建设、新美育实验、家校社协同育人四大合作共建项目 。 2021年《金山区教育改革和发展“十四五”规划》中 , “‘融合育人’金山路径探索与实践”成为一号重点项目 。 系列方案的出台 , 明确了区域以“融合育人”推动教育发展的战略要求和行动指南 。
破:教育科研破题前行 。 坚持科研先行 , “融合育人”理念提出后 , 金山教育人坚持用行动研究破解实践中一个又一个难题 。 龙头课题带动 , 建立以市哲社课题“融合育人范式构建与区域实践变革”为核心的课题群 , 着力对“一育引领 , 诸育融合式”“教材教学式”“实践活动式”“学习空间式”融合育人四大范式及相关支持系统和评价系统等内容进行研究 。 通过专家引领与自主探索相结合、系统建构与点上突破相结合、区域推动与校本实践相结合、任务驱动与常态实施相结合等行动策略 , 形成了一批典型案例和研究成果 , 为区域实践“融合育人”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路径 。 微研究致远 , 发布《金山区“融合育人”微课题指南》 , 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队伍建设、教育评价等9大领域推出40多个项目 , 将研究的触角拓展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 , 引导学校结合实际开展“融合育人”微课题申报 , 在研究中破题前行 。
建:特色课程系统建构 。 深化课程融合 , 推动学校课程特色化、系统化建构 , 发挥课程的综合育人功能 。 一是“一育引领 , 诸育融合” , 围绕某育进行系统架构 。 在“琴棋书画”区域教育品牌发展过程中 , 金山区山阳中学等学校架构起“以艺育德、以艺启智、以艺培能、以艺促美、以艺养心”课程体系 。 目前 , 金山区亭林中学“以体育人”、第一实验小学“以美育人”、朱泾第二小学“劳动育人”等课程体系不断完善 。 二是“资源引领 , 诸育融合” , 以学校资源为载体系统建构 。 比如金卫中学利用海洋资源建立“以海正德、以海启智、以海强体、以海塑美、以海践劳”海防课程体系 , 枫泾小学利用中医药大学资源架构起以中草药为载体的课程体系 , 干巷学校建立“银杏文化”课程体系 , 上海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建立“生态科技”课程体系 。 三是“理念引领 , 诸育融合” , 通过对办学理念内涵梳理并系统建构 。 比如亭林小学对校训“尚文节义”进行诠释 , 文指向智体美劳 , 义指向德 。 罗星中学围绕“点亮每一颗未来之星”办学理念 , 构建起“星馨(德育)、星睿(智育)、星跃(体育)、星艺(美育)、星动(劳育)”五星课程 。 “融合育人”的探索过程成为学校课程自我清晰、自我重建、自我发展的过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