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逆全球化”思潮涌现,国际化人才培养面临重重挑战( 二 )


其中 , 沟通和自信心至关重要 。 放眼未来 , 学生们在各个方面都将面临跨文化、跨国界的合作 , 只有懂得沟通 , 才能做到彼此相互了解 , 进而相互协调、发展 。
至于自信心 , 它绝不仅仅意味着出色的考试成绩所带给学生的精气神 。 实际上 , 真正的自信心应该是学生们在实践的过程中 , 在学习与生活的过程中 , 在不断努力进取的过程中 , 用行动去书写自己的人生故事 , 并且在日后某一时刻 , 有底气地去阐述这段故事 。
每一个学生都是别具特色的个体 , 当他们怀揣自信 , 便懂得了心之所向 。 新时代教育理念注重创新 , 这需要学生具备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 以色列 , 一个人口只占世界人口比例0.1187%的国家 , 却包揽了20%的诺贝尔奖 , 他们的教育秘籍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一个仔细观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人 。
在这个培养过程中 , 学校必须以老师为主导 , 以学生为主体 , 因材施教 , 面向未来 。 金字塔的搭建只能有一人占据顶端 , 多数人都在平凡之中不断挖掘着自身的潜能 。 因此 , 上海宏润博源学校在开设课程时 , 尽可能做到精细化 , 力争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 , 在量身定做的课表下 , 激发潜能与学习内驱力 , 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 , 在正向循环中 , 塑造更优秀的自己 。
03 打破边界 , 培育国际认知力与国际素养 我们的下一代 , 生活在一个高度国际依存的环境里 , 因此 , 加强国际理解和国际认知对于学生 , 特别是即将走出国门的学生来说势在必行 。 北京市新英才学校剑桥国际中心执行校长张捷就《依托国际课程的全球胜任力培养》这一主题展开演讲 , 他指出在学校中培养学生的全球胜任力是当务之急 。

教育|“逆全球化”思潮涌现,国际化人才培养面临重重挑战
文章图片
▲张捷
张捷校长认为 , 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是“认知矛盾体” 。 在信息爆炸的年代 , 学生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得海量信息 。 然而 , 这些信息很多都经历了二次加工 , 带有发布人的主观色彩 。 所以 , 学校必须从教育层面对学生进行引导 , 培养学生拥有国际理解力和国际素养 。
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国际学生中心主任罗恩·莫法特将国际化人才定义为:一个准备好面向全球的学生 , 他掌握全球系统、全球问题 , 了解世界上的事物如何互相关联与联系 , 了解社会如何解决全球问题 。 罗恩的理解 , 强调的是国际化人才需要具备的视野 。 一个人 , 必须提高角度 , 放宽视野 , 才能对事物进行客观的评价 。
杜克大学认为 , 全球胜任力是一种对事物倾听、观察、评估、分析、解释和进行关联的技能 。 这强调了方法的重要性 。 而南方全球战略委员会则将全球胜任力理解为 , 人至少要流利地使用两种语言 , 精通电子商务和互联网 , 也许最重要的是 , 要了解西欧以外一两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和文化历史 。 这一理解 , 突出了学科知识在全球胜任力和国际化人才培养中的基础作用 。
以上三个机构对全球胜任力的不同理解 , 让我们意识到 , 我们必须依托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国际素养和国际认知力 , 而脱离课程来凭空想象 , 是不切实际的做法 。 这需要我们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 , 通过逐渐深入的过程 , 做到几个核心点:
首要的任务就是加强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 知识在不同的环境中有着不同的理解 , 对于我们不熟悉的环境 , 我们要怎样对其加深了解?
其次是交流技能 。 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支撑我们完成从知识到技能 , 再到观念的深入过程 。 所以 , 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打破学科和文化边界 , 有意识地利用课程 , 把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聚在一起 , 让他们之间进行相互学习和交流 。 在全球胜任力的培养过程中 , 学生需要自发性去探究和了解世界 , 需要理解自己及他人的观点 , 这是单凭老师授课无法达到的效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