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浙江这项学前教育改革试点怎么样了?看大山里的“幼儿园成长记”( 四 )


一些年轻的幼儿园内,老师和园本课程正处于“蜜月期”,新的想法和实践不断奔涌。而一些稳定发展多年的园本课程,则在思考如何深化和突破。
“鲍老师,我两个孩子在竹口园,一共待了六年,我也搞了近六年的铅笔手工活,搞到最后真的,没了想法。”回忆起一位家长和自己的抱怨,鲍慧君感觉正说到了自己的痛处。

课程|浙江这项学前教育改革试点怎么样了?看大山里的“幼儿园成长记”
文章插图

竹口镇中心幼儿园,“玩转铅笔”主题乐园。 图片由庆元县教育局提供
竹口园的“玩转铅笔”课程已经开展了9年。该有的花样已经玩了个遍,老师们也很难再有新的思路。课程改革期间,他们尝试去铅笔厂参观,更新园内的铅笔装饰物等做法,但还是“换汤不换药”,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突破。
鲍慧君觉得,是时候来一次“重启”了。在保留原来经典课程活动的前提下,开发新的特色课程。近期,她和镇宣传委员交流过,觉得竹口的青瓷文化不失为一个好的挖掘点。“让孩子们认识到多面的家乡,不是更好么?”
城北幼儿园园长吴红英认为,借助多方力量,可以让幼儿园更好地突破课程研发的瓶颈。“田园式生产”是该园的特色课程,她希望能达成与农业局的合作,邀请相关专家进行指导,挖掘课程更多的可能性。
庆元已成立了兼职教研员团队,聘请8名公办园的幼儿园管理层及骨干教师担任兼职教研员,对幼儿园开展课程改革指导。下一步,还将细化到对班本课程研发的指导,要求幼儿园挖掘各班孩子的兴趣点,对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展开探究。
“补短板”对于庆元学前教育来说,永远是一个进行时态。今年7月,庆元印发了《庆元县发展学前教育第四轮三年(2021-2023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2023年建成城乡全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目标。新征程再起,庆元的学前教育,正与全县孩子们沐浴阳光,共同成长。
(本文幼儿姓名皆为化名)
【采访人员手记】
用大自然、大社会“书写”乡村园本课程
水蓝薇
园本课程立足本地社会文化背景,以发展本园幼儿潜力为目标,自然需要充分挖掘、利用本地的资源。尤其对于农村幼儿园来说,不能拘泥于一园之内,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的资源素材。
农村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是天然的“课堂”,可加以利用开展体育竞技、种植栽培、非遗文化传承等活动。
鼓励孩子们参与到本地社群中去。新窑村幼儿园与该村养老院共用一栋楼房,该园的孩子们在中秋、重庆等传统节日期间,老师总会带着他们和楼上的爷爷奶奶一起过节,送上课堂上制作的手工艺品。老人们平时也会照看孩子们。这是独属于新窑村的“黄发垂髫,怡然自得”之景。
增强幼儿园与农村社会组织的交流。幼儿园可以在政府的支持下,与农业大户、产业协会等达成合作,利用种植园、工厂等场地开展社会实践,以增强幼儿园的社会影响力和服务力量。
课程|浙江这项学前教育改革试点怎么样了?看大山里的“幼儿园成长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