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课为什么上不好?听不懂?评不清?很可能是没读懂课堂 | 头条( 二 )


【过程|课为什么上不好?听不懂?评不清?很可能是没读懂课堂 | 头条】
过程|课为什么上不好?听不懂?评不清?很可能是没读懂课堂 | 头条
文章图片

五线谱课堂模型图
一表:课堂画布
怎么才能把五条线做好?不是一条线一条线地做 。 课堂是一个完整的课堂 , 是这五条线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整体 。 五条线是怎么变成整体的?
第一步 , 由学习结果和认知过程组成一个二维表格 , 即课堂的二变量模型 。
课堂:二变量模型
一堂课可能产生很多的学习结果 , 纵向排列学习结果 , 横向排列认知过程 。 每一个学习结果是通过认知过程来实现的 。 学习结果和认知过程就是课堂结构的任督二脉 , 有了任督二脉, 整个课的架构就出来了 。
第二步 , 在二变量模型基础上 , 加上活动 , 就是三变量模型 。
课堂:三变量模型
从表面上看 , 课堂就是由一个个活动单元来组成的 , 每个活动单元内有学习活动、教学活动、互动活动、评价活动等 。 活动在课堂中是必不可少的 。 不管是建构、巩固还是运用 , 都需要设计活动 , 学生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完成建构、巩固和运用 。
三变量模型 , 揭示了课堂的核心三要素:结果、认知和活动 , 让我们对课堂认识更清晰了 。
五变量模型即课堂画布
活动需要动力 , 动力主要来源于情绪情感 。 课堂需要良好的学习资源来支持学习 。
这样 , 在三变量模型基础上 , 增加情绪和资源两个变量 , 变成一个五变量模型 。 为什么五变量模型又称为课堂画布?
课堂是师生共同营造的、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世界 , 课堂画布就是构造这个世界的草图 。
架构课堂的工具——课堂画布
看着课堂画布 , 我们要思考:这节课学习结果有哪些?每一个学习结果要经过哪些认知环节?每一个环节要设计哪些活动?怎么样的活动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哪些活动可以省掉?哪些活动可以合并?哪些活动的顺序需要调整?这些活动需要什么资源?资源不足时怎么调整活动?
有了课堂画布 , 备课时了然于胸 , 写教案时就是把课堂画布的内容做一个线性化的表述 。 课堂画布是备课的思考工具 。
一世界:高质量课堂
课堂是学生生成学习结果的学习过程 。 课堂质量有高低 , 我们追求的是高质量课堂 。 通过高质量的学习过程生成高质量结果的课堂 , 是高质量课堂 。
高质量课堂是师生共同营造、共同成长的精神世界 。 如果用最时髦的词来表述 , 高质量课堂就是师生共同打造的“元宇宙” 。
根据五线谱课堂模型 , 把结果线、认知线、活动线、情绪线、资源线都做得很好的课堂 , 就是高质量课堂 。
结果线要做到结果可见 。 老师要清楚地知道这节课到底要达成多少学习结果 , 以及这些学习结果到底有没有达成?如果老师清楚知道课堂上学生学得怎么样 , 就叫结果可见 。
认知线要做到结构清晰 。 课堂结构有三个层次 , 最差层次是无结构 , 课堂是乱的;中间层次是表面结构 , 用教师活动或学习活动为框架来上课 , 是表面结构;最好层次是深层结构 , 用认知过程来架构课堂 , 这样形成的结构是深层结构 , 这样的课堂结构就会非常清晰 。
活动线要做到活动丰富 。 认知过程需要用活动来支撑 , 课堂上要制造丰富多彩的活动 。 不同的认知阶段要有不同的活动、不同学生需要不同的活动、不同条件下需要不同的活动 , 老师要善于开发各式各样的活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