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句|换个角度看经典名句( 二 )


心往之 , 身行之 。 正是在努力接近智、仁、勇的过程中 , 人类逐渐变得美好而高贵 。
学生作文2
没有悲伤 , 哪懂悲悯
□郭紫蕾 广州第二中学高二(16)班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 ”
何为“不忍人之心”?即是悲悯、同情之心 。 这是孟子在战国时期所提出的真知灼见 。 但同情和悲悯是跨时代的主题 。 从古至今 , 战争、饥饿、洪水、病毒等一直在威胁着人类世界 。 痛失亲人、流离家园所带来的悲伤绝望、流泪嘶喊 , 无不让人深深地同情和悲悯 。 因为物伤其类 , 所以感同身受 。
我想 , 当年孟子看见眼前战火纷飞 , 听到刀枪相鸣 , 哭声四起 , 内心一定也是充满深深的恐惧、悲伤与愤怒 。 他不忍百姓煎熬于水深火热之中 , 所以劝谏君王“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 , 治天下可运之掌上”;他了解人们内心的愿望 , 所以提出了仁义礼智“四端” , 倡导人性本善 , 试图唤醒每个人的同情心和悲悯心 , 以消弭争端 。 孟子经历过悲伤 , 所以更懂只有怜爱、同情他人 , 才不会让战争的悲伤蔓延 。
古人的智慧被今人所汲取 。 既然不幸与悲伤无法避免 , 我们就如前人一般选择同情与悲悯来治愈自己 , 治愈伤痛 。 袁隆平院士哀怜世人 , 不愿再让饥饿变成生存的障碍 , 苦心孤诣研究杂交水稻 , 解决了世界上十几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吴孟超院士目睹肝胆病人辗转病榻、痛苦离世 , 他悲伤、自责 , 毅然选择攻克医学难题 , 九十六岁高龄仍坚守在手术台上 , 挽救着他人生命;张桂梅校长不忍农村女孩重复祖辈们的不幸命运 , 贷款建立女校 , 拖着满身病痛的身体 , 用教育给她们铺就一条改变命运、走向光明的道路 。
悲伤永远存在 , 也永远有可敬可爱的人们主动上前 , 选择勇担重任 , 将悲悯化为前行的动力 。 如今全球面临抗疫的紧张局势 , 虽然有的人无所作为 ,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的人推卸责任 , 能躲就躲;但更多的人还是选择了积极应对 , 精诚合作 , 相互救援 。 纵观史今 , 治愈人类的悲伤 , 孟子所提出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终是一剂良方 。 它让我们相信人性的美好 , 满怀明日的希望 。
悲悯 , 不仅是一种态度 , 更是一种温度 。
教师点评
这是道名言类的材料作文题 , 题中名言全为我国传统经典语句 。 题目本身已给出写作方向的指引:或者顺应名句的观点 , 阐释内涵 , 点明其中蕴藏的人生哲理 , 表达赞赏之意;或者从当下出发 , 以新时代人的眼光对其进行辩证思考 , 从新的角度加以辨析或阐释 , 通过观点的补充、申发使其更加全面、完善 。
张佳元同学的文章赋予传统经典语句全新的理解思路与内涵 , 其最突出之处便是辩证思维与排比手法的运用 。
文章开头以一串漂亮的排比阐释了“知者不惑 , 仁者不忧 , 勇者不惧”的内涵 , 然后提出要成为真正的智者、仁者、勇者 , 便得“为不惑而惑 , 为不忧而忧 , 为不惧而惧” 。 这个观点包含着三组相互矛盾的词语——“惑”与“不惑”、“忧”与“不忧”、“惧”与“不惧” , 如何将矛盾对立的双方打通 , 理清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 , 需要强大的思辨能力 。 而该文非常清晰地阐明了每组词语之间的因果关联 , 其思维的严谨、辩证 , 令人叹赏 。 同时 , 多个对仗句、排比句被用来陈述事例、阐述观点 , 又使文章拥有了前呼后应的滔滔论辩气势和完整周密的论证结构 。 不足之处在于文章结尾稍显仓促 , 似有话未言尽之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