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紫蕾同学的这篇文章则是从孟子提出此言的人性与时代背景解读入笔 , 娓娓而谈 , 点明其观点的合理性与高尚性 , 然后以两个过渡句将文意进行自然转换、提升 。 结尾一句:“悲悯 , 不仅是一种态度 , 更是一种温度 。 ”以一个包含情感的判断 , 对文章进行了很好的总结 。
整篇文章情感真挚 , 语言质朴自然 , 行文思路流畅 。 不足之处在于所举事例在新鲜度上略有欠缺 。
(广州第二中学教师 曾光)
非师点评
作为一篇议论文 , 《为不惑而惑 , 为不忧而忧 , 为不惧而惧》一文文体意识鲜明 , 思辨性突出 , 总分结构一目了然 , 思路清晰 。 作者首先释析原句 , 让读者清晰把握这句话的含义 , 然后发出追问 , 接着给出了答案 。 在运用辩证法思考问题方面 , 颇有个人见解 , 既深刻又有新意 , 完全符合题干中“从新的角度作出辨析或阐释”的要求——这一点正是本次作文训练的重难点 。
作者运用古今中外名人事迹举例论证 , 剖析事理分析论证 , 有问题意识 , 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 表明了作者具有良好的议论文写作功底 。 文章中心明确、论据丰富、排比修辞大气酣畅、语言凝练文雅、情理交融 , 也体现出作者优秀的语文综合素养 。
而《没有悲伤 , 哪懂悲悯》一文 , 孟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句话显然引发了作者的共鸣和深思 , 结合史实展开推论 , 认为古人的智慧在今天依然有施用的天地 , 在新的时代下对“人皆有不忍之心”这句话进行了辩证思考 。 虽然对这句话的理解阐释没有更深的剖析与创意 , 但还是得出了结论 , 证明传统经典语句的确给予作者以人生启迪 。 本文举例论证精简而典型 , 结构逻辑上有递进的层次性 , 情理交融 , 结尾扣题并深化了对经典语句的认识 。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广东省写作学会副会长 邓玉环)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
- |学生碰巧拍下老师“囧照”,角度拿捏恰到好处,不学摄影可惜了
- 中小学|初中语文资料:超全的语文词语句型等知识素材
- 调研督导|小学生打油诗《我发现》走红,思维清晰角度新颖,老师赞不绝口
- 乡村教师|换个角度理解乡村三十年证书,不一定非要和职称工资联系在一起?
- 角度|2022年高考作文预测:输得起,你才赢得了
- 教师|学生偷拍老师囧照,角度精准,看完让人哭笑不得
- 角度|2022年高考作文预测:做理智而担当者
- 学而思|补课机构换个马甲重新开课,上线后被挤爆,不料2天就被举报下架
- |自由书写:写作需要多角度切入,想出很多的点子
- 教师|学生偷拍老师的“囧照”,角度拿捏很到位,一不小心在校园里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