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知远|从“天之骄子”到“宅家躺平”,教育还能拯救“陨落”的二本学生吗?( 三 )


这种隔绝就像黄灯发现的 , “网络原住民”、“宅男”、“腐女”这些网络词汇呈现了他们的日常 , 但同时在学院的困难名册中 , 还有另一组词汇显示着他们的现实:“低保家庭”、“母亲残疾子女”、“特殊困难” 。
对于“躺平”、“佛系”的一代 , 在对他们的观察、与他们的对谈 , 以及他们的文字呈现中 , 旁观者黄灯也发出了这样的喟叹:
“我分明感受到一种无形的东西 , 对年轻人的挤压 , 飞涨的房价、贬值的文凭、日渐减少的工作机会 , 已成为他们不得不面对的生存真实 。 ”

许知远|从“天之骄子”到“宅家躺平”,教育还能拯救“陨落”的二本学生吗?
文章图片

然而面对这样残酷的真相 , 我们只能“束手无策”了吗?
如果预设性地把教育的目的和本质放在了个体或群体的命运(经济收益)的改变上 , 当社会外部大环境发生变化时 , 教育可能无法再达到过去的效果 。 但此时 , 或许才是我们重新思考教育本质的时候 。
在黄灯老师的描述中 , 她指向了两点根源: 家庭教育和大学教育 , 或许正是需要积极改变的地方 。
“二本”学生的命运与他们的家庭环境
在黄灯老师的“二本”学生故事中 , 有个体的成长和改变 , 也有她对不同学生作的对比或分类 , 但掺杂其中对他们人生故事走向起重大影响的是他们的家庭 。
她这样总结: 学生成长的可能性 , 越来越受制于家庭的溢出效应 。
黄灯老师提到的“可能性” ,
一方面是指在成长和受教育过程中 , 学生的性格、表达、沟通、应对压力等 “软能力”的养成 , 以及家庭资源对他们 取得高等教育资格的贡献;
一方面是指在他们大学毕业之后 , 之后的 人生选择和发展上 , 比如就业还是考研 , 工作机会 , 生活质量等 。
通过对学生性格的观察 , 她发现出生在城市有稳定、良好家庭关系的孩子 , 通常很自信 , 更懂得表达自己 , 知道与人沟通的技巧 , 而这些孩子在毕业之后 , 家庭所能提供的资源 , 为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保障 , 甚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
当有着受过良好教育、为孩子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的父母 , 秉持教育使人更美好(而非功利)的观念时 , 即使是 “二本”学生 , 也能“改变世界” 。

许知远|从“天之骄子”到“宅家躺平”,教育还能拯救“陨落”的二本学生吗?
文章图片

黄灯老师在书中提到一位她非常赞赏的学生 , 父母给她带来知识和文化性的生活 , 爸爸醉心于对她进行艺术中的审美教育 , 而妈妈希望通过教育成为一个“忠诚、诚实、善良 , 持着向上的心”的人 。
过于纯洁的生长环境让她没有对生活苦难的直观感受 , 对社会复杂性的感知 , 她自己则参加关爱自闭症儿童的公益组织 , 来获得“人生的历练” 。 对于学生个体来说 , 通过教育 , 在物质与精神的平衡中获取生命的意义 , 是她的人生追求 。
而“二本”学生中 , 更多的是来自贫困家庭的留守儿童 , 在成长期 , 他们 面临了更多的升学压力 , 如果考不上大学 , 对他们的人生来说意味着“绝望” , 其次是 性格上的自卑、对人生的迷茫 , 同时还有毕业之后 生存压力带来较少的选择 。
许多学生对高考之前的教育印象只有一个字“苦” , 但即使是太苦了 , “打死也不辍学”;命运对他们的关照等他们进了大学又消失了 , 迷茫无措、没有目标、浑浑噩噩接踵而至 。
除了学业 , 家庭对性格的影响似乎在他们身上留下的烙印更深刻 , 正如黄灯老师所言 , “我注意到一个事实 , 对学生而言 , 伤害最深的并不是贫穷 , 而是缺爱 , 童年缺乏关爱的孩子 , 到了大学 , 最典型的特征就是自卑 , 内心无所依傍 , 始终有一个无法填充的黑洞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