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贵|李希贵:如果不重视对教师额外劳动的补偿,学校风气就会越来越消极( 二 )


对这类行为的制度化补偿 , 应该 以物质补偿为第一选择;在物质补偿的基础上 ,再有一些荣誉方面的激励 , 就更加有力 。
节假日加班 , 常常被一些组织认为是考验员工境界的时候 , 一些管理者常常给加班而计较报酬的员工贴一个境界不高的标签 。如果我们不重视对这些额外劳动的补偿 , 组织内的风气就会越来越消极 , 我们希望见到的境界和情怀也会踪影不见 。
年级主任在组建自己的教学团队时 , 也会产生这样的困难境地 。 每年都会有一些女教师怀孕 , 她们工作期间肯定会给年级其他教师带来额外的工作量 , 所以 , 聘一个怀孕的女教师比起聘一个没有任何拖累的教师显然是“损己利他”的事情 。
十一学校在人事聘任办法中明确规定 ,对聘任接近退休年龄3年以内的老教师和怀孕的女教师 , 每聘任一人给所在年级增加一个职级的工资总额 ,由年级自主使用 。 这样的补偿制度 , 就能鼓励“利己且利他”的行为涌现 。
管理者忽略补偿性制度的一个重要理由 , 就是认为当事人在加班、辅导别人等额外付出的同时 , 自己也有所提高 , 某种程度上 , 这也是自己成长的一个机会 , 即使这种成长不能立马见效 , 那也是潜在的;再说 , 管理者往往还会有一些道义上的肯定 。
需要强调的是 , 所有这些都不能代替补偿性制度 。即使是一些隆重的精神激励 , 也应该以物质补偿为基础 , 这是人性使然 。
知识型组织不可简单实行“同工同酬”的薪酬制度 。
因为 , 知识型组织的工作不是简单劳动 , 需要很多隐性的经验和具体的操作技能 。
这些经验和技能都需要时间来不断累积 , 而富有经验的老员工就可以在日常的工作场景中 , 不经意间传授、指导和影响新员工 。
所以 , 即使是有同样工作量的员工 , 譬如 , 在学校里 , 同样教两个班语文课的教师 , 可能老教师的工作量工资要比新教师高出很多 。 这实际上就是对老教师指导新教师的补偿 。
04
制度设计不能回避人性
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的灵魂深处 , 都既驻扎着天使 , 也驻扎着魔鬼 。 人性中的魔鬼始终半睡半醒 , 它们智商极高 , 绝顶聪明 , 对利益特别敏锐 。
1995年 , 我到高密一中担任校长 。 为打破大锅饭 , 调动教师积极性 , 我们采取按劳取酬的办法 。 其中工作量工资是按照教师每周的课时数计算 。
结果 , 几乎所有学科教师都找教导主任争课时 , 他们都认为自己原有的课时难以完成教学任务 。 那段日子 , 教导处成了一个吵架的地方 , 只要经过教导处门前 ,听到的一定是争吵的声音 。
这样的制度事实上鼓励的是占用学生更多时间的教学行为 , 这种行为属于“利己损他”的行为 。
后来 , 我们决定以课程方案中国家规定的课时量为依据计算工作量 , 不管实际上多少课时 , 也不管你要多少课时 , 计算工作量工资的办法一律不变 。
制度一变 ,立刻就没有人争抢课时了 , 教导处也恢复了平静 。 这样的制度改进 , 把老师们的精力引导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 , 鼓励这个行为成为“既利他也利己”的行为 。
利己也利他的特征 , 大多就是为了自己 , 但是同时帮助了别人 。 那种希望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制度安排 , 事实是一种理想状态 。我们没有必要回避人性 , 我们完全可以从人性出发 , 设计我们的制度 。
十一学校为了推动教师专业成长 , 每年都有一个教育教学年会 。
在年会上 , 每位教师可以把自己一年来最成功的教育智慧、教学策略甚至工具箱、脚手架等产品拿出来售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