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天舞地舞自己 跳天舞地

向天空跳舞(向自己跳舞)
【舞天舞地舞自己 跳天舞地】
黎族玩柴火舞 。

黎族面具舞 。

金钱的双刃剑 。这张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
握着锤杆,击打迫击炮的边缘,有时数一两次,发出“嘭-嘭,嘭-嘭,嘭-嘭”的声音,带动身体有节奏地扭动 。日落时分,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红帽镇范翔村的一块空地上,几名刚下班回来的村妇扔下农具,走向舞台,一曲泥泞而接地气的《稻舞》生动地展现出来 。
没有伴奏,没有专业的舞台服装,这是一场随意却又活泼的表演 。从“泥腿”到舞者,身份的转变只是一瞬间 。像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海南黎族地区上演 。
庆祝丰收,庆祝婚礼,搬到新家,祭拜祖先 。千百年来,黎族人习惯于将自己的情感编织到舞蹈中,让舞蹈成为黎族人的另一种语言,为这门民族艺术的成长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 。
举手跳舞吧
展示祭祀仪式和劳动智慧
几乎每个去过李村的人都经历过 。说到玩得开心,喝得半醉,李哥和李梅就会放下碗筷或者工作,说唱唱歌,说跳跳,一场热闹的即兴歌舞表演就此拉开序幕 。之所以张口就是歌,举手就让你跳舞,是因为他们的歌舞大多来自于普通的生产劳动,不需要过度的加工和修饰,随时随地就能自然即兴发挥、翩翩起舞 。
到了收获季节,早谷登场,家家采新米,家家尝新米 。女性为了缓解疲劳,在挥舞木杵时加入了一些优美的动作,自娱自乐、动作优美的揉米动作逐渐演变为艺术欣赏性很高的“揉米舞” 。
在碾米前的晾晒阶段,乐东、昌江、东方、五指山等市县的人们经常把薄皮的竹子砍成扫帚把,用敲击的沙沙声赶走来偷谷子的山鸟 。这种劳动生产方式演变成“捕鸟舞”后,舞者会轻轻地击打手掌、肘部、肩部、背部、臀部、脚部等部位的竹子 。
把枯燥的工作场景变成愉悦的舞蹈动作,构成了李舞蹈的一大门类——生产劳动舞 。“我们努力的时候跳舞,丰收的时候跳舞 。”中范巷村村民王素娇,大半辈子都在跳舞 。椰子勺子、玉米杆甚至锅碗瓢盆都可以成为她的表演道具 。在她看来,跳舞不仅是一种缓解疲劳、自娱自乐的方式,也是少数民族在特殊节日里不能忽视的一种仪式 。
大家轮流敲锣打鼓,身着戏服的夫妻俩喝着“福酒”接着跳舞...在已实行“亩均制”的五指山李村,每年农历三月、七月、十月流行“牛日”习俗,被视为“福日”,所以要跳“福舞” 。这种舞蹈粗犷原始,带有浓厚的原始气息 。与之类似的,还有白沙黎族自治县辕门、习水等镇祭祖时必须表演的古老古舞,以及黎族哈话地区“斋戒”时表演的五风舞 。它们往往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和古老的巫术特征,被称为祖先舞或宗教祭祀舞 。
海南热带海洋大学教授高泽强曾根据黎族传统舞蹈的文化内涵和性质,将黎族传统舞蹈归纳为五大类:宗教祭祀舞蹈、生活习俗舞蹈、娱乐庆典舞蹈、生产劳动舞蹈和英勇奋斗舞蹈 。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许多种类的舞蹈因娱乐性和观赏性强,不再局限于特定的时间和场合,逐渐演变成日常生活中流行的群众舞蹈,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柴火舞”,即“竹竿舞” 。
这种舞蹈据说起源于古崖州(今三亚市)黎族的一种丧葬活动 。经过创新和改编,将原来的木棍和圆木改成了竹竿,“女打男跳”变成了“男女混打混跳”,舞蹈中加入了许多高难度的动作 。每当舞者灵巧地跳过竹竿,持竿者齐声呐喊,传递出活泼幽默的气氛,无疑彰显了黎族人豪迈豪放的性格 。难怪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从海南回到北方,留下了“蛮舞李歌,余音绕梁”的感觉 。
你跳的就是你听到的
不同的方言有不同的舞蹈 。
舞蹈源于人类模仿的本能 。尤其是对于没有自己语言的黎族人来说,跳舞已经成为他们表达感情的必要方式 。无论是扮演猴子角色,在木鼓上跳舞的“猴舞”,还是握手扭臀产生的“大蛇舞”,还是以揉米动作美化的“米舞”,黎舞中几乎所有的花样和风格,都是你在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让人一目了然,一跃而起 。
“他们经常没有专业的编舞 。大家凑合后,舞蹈渐渐有了意志,你跟我跳的时候,一起修改动作,形成集体智慧的结晶 。”在海南文化艺术学校舞蹈老师杨丽川看来,人人都可以参与,这使得黎族舞蹈具有显著的“大众化”特征 。
这种“大众化”使黎族舞蹈以口耳相传、言传身教的方式代代相传,在同地域、同民族人民的共同性格和文化心理下,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堪称黎族文化的“百科全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