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困在课外辅导班里的父母,双减后他们为何还在焦虑“鸡娃”?( 二 )


“我和很多家长都聊过 , 我们也很矛盾 , 明知道现在孩子压力特别大 , 但不学的话又担心上不了好的初中 , 也怕孩子一进初中的分班考会考不好 。 ”夏宇说 , 再加上马上要落地的普职比均衡的改革 , 会觉得压力更大 , 很怕上不了高中 。
她甚至认为 , “双减”和中考政策的改革完全是两个方向 , “一边减一边紧” 。
夏宇还提到了报辅导班的另一层考虑:如果孩子“小升初”不想去“片内”对口的学校 , 还有两个渠道 , 一是去私立学校摇号 , 但摇号只能看运气 , 另外还可以参加好学校自己组织的考试 , 但现在好学校经常会委托校外培训机构组织“掐尖”考试 , 如果孩子没有报辅导班 , 也就丧失了选拔机会 。
李颖也觉得 , “双减”之后好像压力更大了 。 “现实就摆在那里 , 一些省份中考改革方案也出来了 , 考不上高中 , 上大学就彻底没希望了 , 这压力都压在了家长身上” 。
“双减政策的方向 , 是希望回到过去 , 让孩子们都在学校里学 , 最后中考、高考来分流 , 但现在大家都不满足于课堂教学 , 都在想着办法补课 。 ”李颖说 。
南都采访人员了解到 , 今年4月6日 , 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21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 , 明确各地要保持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大体相当 , 职普比例较低的地区要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例 。 这项改革实施意味着 , 将有一半学生无缘进入高中 , 他们将进入职业学校进行技能型的学习 。
而早在2002年 ,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就曾提出 , “保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比例大体相当” 。 以广州为例 , 高中录取率已连年下滑 , 从2017的66% , 下滑到了2020年的59.9% ,而作为考试大省的河南 , 录取率则更低 , 2019年普通高中的录取率仅51% 。
教育资源不均衡的产物:“校内吃不饱校外补”
教育资源的不平衡 , 成为家长走向辅导班的另一“助推剂” 。
有非主城区的家长直言 , 所在区域的学校教学质量“与市区没办法比” 。 而即使是同一区域 , 学校教学质量也参差不齐 , 再加上优质教育资源稀缺 , 择校问题更为凸显 。
在“双减”政策下 , 促进教育资源公平也成为重要目标 , 教育部为此提推出“公立学校的招生要采取划片分区的方式 , 进行随机录取”“推行教师轮岗制”等举措 。
也有家长认为 , 辅导班并非“洪水猛兽” , 学校义务教育是照顾大部分孩子的能力 , 一些学校学得比较浅 , 辅导班是对课堂学习的补充和拓展 , 是“校内吃不饱校外补” 。
河北藁城市某小学学生家长文淇告诉南都 , 孩子在校成绩不错 , 但依然报了语数外三门课外辅导班 , 主要是考虑把非在校时间利用起来 , 多学点知识 。 英语主要学新概念 , 数学是奥数 , 都是学校不讲的内容 , 语文是阅读理解和作文 , 主要考虑以后这两项以后在考试中所占分值比较大 。
“我觉得有的学科无法不上辅导班 , 比如英语 。 ”从本科开始兼职担任家教、辅导班英语老师的思思告诉南都 , 英语课本很多都是故事型的 , 用对话呈现知识点 , 应对考试没有问题 , 但完全不能构建起英语的语言系统 , 比如语法和句法 , 一个很重要的时态知识点 , 一段对话就带过去了 , 而辅导班的优势在于 , 可以很系统地学习语言 , 从音标、主谓宾结构开始学起 , 完整构建语言知识体系 。
解决家长焦虑要将校内功夫做足 , 让学生“学会”“吃饱”
针对此前长期存在的“校外培训热”现象 ,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分析 , 校外培训备受追捧源于教育公平没有做到位 , 义务教育没有优质均衡发展 , 一些办学质量较差的薄弱校 , 家长无法送孩子去优质校 , 就会选择送孩子去校外培训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