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裕树:在继承和创新中前进的语言学闯将|礼赞大师 | 汉语( 五 )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邵敬敏不能算是胡裕树先生登堂入室的弟子,但在他眼里,胡先生对自己的教诲、亲情与恩情一点不比正宗弟子差多少。1981年底,邵敬敏进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工作,他和陆丙甫、陆致极等一批年轻人成立了一个学术沙龙“现代语言学”,自费油印刊物,经费相当紧张。胡裕树听说此事后,自掏腰包捐款资助。“胡师母没有正式工作,他家孩子也比较多,胡先生家的经济状况不是很富裕。”邵敬敏一直感念着胡老当年无私、慷慨的资助:“这不仅为油印杂志解了燃眉之急,而且无声地却有力地支持了我们这帮初出茅庐的愣头青,为我们这批年轻人的成长,为语言学事业作出了默默的奉献。”
新千年伊始,风靡全国的《现代汉语》有两本,一本是黄廖本,一本是胡本,南北呼应,互存长短。当时的邵敬敏希望能突破旧有框架,组织团队编写一本新的现代汉语的大学教材。他跟胡裕树谈了自己的编书构想,并邀请其担任教材顾问,胡裕树一口答应并亲切鼓励道:“我的教材不再修订了,以后就看你们的了!”
胡裕树自1978年开始招收硕研,1980年代中期开始招收博士生。这些硕博学位获得者,曾经或正活跃在各个高校和学术团体中,他们又培养了不少学生。胡老曾为晚辈著作作序100多篇,可见他奖掖后进不遗余力,并不限于少数人。
王希杰常常想胡先生是幸运的,因为很早就得到陈望道、方光焘两位大师的赏识,但是陈方二人的学术同中有异,胡裕树讲课和写作都得两面兼顾,这就必然妨碍了他个人聪明才智的发挥。在和胡裕树的相处之中,王希杰时常能感受到他在做学问方面的种种顾虑,“如果他少些顾虑,成果必将更加不可限量”。
但正如胡裕树是陈望道和方光焘之间的纽带一样,或许在有胡裕树的地方,总是弥漫着仁者的气息、智者的心绪,所以才能让这位翩翩儒雅、胸容百川的学者一生从教,植桃李满天下。而“兼收并蓄,为我所用;立足革新,不断探索”也可谓胡裕树一直奉行的治学理念。

作者:于颖
编辑:于颖
责任编辑:杨逸淇
来源:文汇
胡裕树:在继承和创新中前进的语言学闯将|礼赞大师 | 汉语】*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