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鲁劳职院:“一群一院一线”构建产学研共同体,“双主体三平台”锻造高水平工匠型名师

大众网·海报新闻采访人员 刘佳琦 报道
根植发展优势,吹响筑梦号角。作为一所兼具高等职业教育、技工教育、职业培训多重特色的学院,自2012年山东省高等教育技能型特色名校建设以来,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定位更加明确,专业特色更加鲜明,区域经济贡献度更高,为国内一流的优质高等院校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优质高等院校建设、职教高地建设过程中,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正在勇挑重担、锐意改革,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为主线,持续探索杰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途径、新模式,争做改革创新、服务发展的“探路者”,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在新时代、新形势、新阶段,技术技能人才水平的高低在国家战略实施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师资队伍建设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之一。名师工作室作为职业教育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从孤立走向合作、从个体走向团队的“团队建设与发展”的重要载体,成为一种高效、有活力、创新的教师专业队伍建设模式。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王芳名师工作室(简称工作室)自立项建设以来,依托“一群一院一线”构建产学研共同体,凭借“双主体三平台”培养体系锻造高水平工匠型名师,推动“双师型”职教师资特色培养,为学院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实现了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作为、新贡献和新担当。
山东省|鲁劳职院:“一群一院一线”构建产学研共同体,“双主体三平台”锻造高水平工匠型名师
文章插图
一、确立“一群促改、一院促研、一线促产”构建产学研共同体的建设思路
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是实现教学科研、实习实训、技术创新、社会服务共生发展的协同体。工作室自成立起,就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学科研能力、增强服务企业水平作为建设目标。为此,工作室以山东省高水平专业群——高端装备制造专业群建设为核心,团队成员在教学方法改革、教材建设、技能竞赛、国际合作等方面广泛开展工作,构建教育教学改革共同体,促进工作室团队成员教育教学改革能力的全面提升;以学院同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的混合产业学院—智能制造学院为平台,校企联合组建小组,协同开展企业技术服务、技术研发、技术升级等工作,构建科技研发共同体,促进工作室团队成员科技研发能力的全面提升;以校企联合共建的智能制造生产线的生产运营为依托,与企业联合开发设计生产实训项目、教学实训课题并完成企业员工培训的同时,参与产线的使用管理与维护,构建产品生产与教育培训共同体,促进工作室团队成员工程实践与成果转化能力的全面提升。
山东省|鲁劳职院:“一群一院一线”构建产学研共同体,“双主体三平台”锻造高水平工匠型名师
文章插图
产学研共同体示意图
二、构建“双主体三平台”的培养体系
工作室校内主要成员40岁以下的老师占80%以上,其中教龄不满五年的有3人。为了让教师尽快成长为优秀的工匠型教师,工作室完成了“1+3+X+ N”团队组建模式。即:工作室有1名负责人,3个重点建设方向(师德师风、教学改革、技术服务),每个方向有1-2名校内外成员领衔,有X名核心成员,辐射带领N名相关骨干教师。
山东省|鲁劳职院:“一群一院一线”构建产学研共同体,“双主体三平台”锻造高水平工匠型名师
文章插图
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王芳教授
山东省|鲁劳职院:“一群一院一线”构建产学研共同体,“双主体三平台”锻造高水平工匠型名师
文章插图
工作室核心成员
依据教师成长不同阶段的需求,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在教师培养中的“双主体”作用,确定了“学校资源与企业资源双向耦合于教师、师德师风与职业能力培养贯穿教师成长全过程”的培养思路,以“综合素养平台、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平台、技艺传承与成果孵化平台”为基础,构建“双主体三平台”教师的培养体系,让教师在学校教学和企业生产双重环境下成长,锻造高水平工匠型名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