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气|华东师大校长开学致辞:谨防官气、商气、市侩气被带入校园( 三 )


面对当下的各种各类流行的信息或者文化或者言行 , 无论是舶来的还是本土的 , 大众的 , 还是小众的 , 你们都要特别注意、特别小心 , 甚至有所警惕 。 我们要摒弃跟风附和、舒适随意和漫不经心 , 独立思考是生存发展的金规律 , 要避免在不知不觉中 , 因跟风迷失而丧失前途、耗损生命 。
一个人的判断力 , 来自其信息来源的多样性 , 和应对各类外来影响的自主选择性 。 今日世界 , 网络信息纷繁复杂 , 有人说 , 互联网本应是让井底之蛙开阔眼界 , 不曾想 , 井蛙们相互汇聚遇见 , 相互确认 , 相互支持 , 进而坚信天空就是井口那么大!互联网是容易滋生极端的地方 。 它让同层次想法类似的人极易汇聚 , 聚集交通成本几乎为“零” , 身处其中的人 , 犹如被蚕茧包裹 , 以至于错误地认为所有人都是与之类似的想法 , 进而互相激励 , 放肆胆大 , 鲁莽盲动 。
这些深受“信息茧房”“思维茧房”束缚的可怜人 , 深陷茧房却不自知 。 罗素说 , “人生而无知 , 但并不愚蠢 , 是教育使人愚蠢” 。 这里的教育是指那些不正常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或者“茧房”效应 。 造成“茧房”效应的 , 包括来自单一途径的影响、单一来源的信息、单一成套的图书;当然 , 造成“茧房”效应的 , 同样包括来自原生家庭、原生社区、原生阶层的影响 。
因此 , 我们希望新生们 , 通过学习多学科专业的知识、思维和能力 , 突破“茧房”效应 , 在校园中获得性灵和能力的解放 。 解放思想 , 你们首先要在校园里主动接触到不同的学术思想 , 要不然 , 解放的全是你自身被压抑的渴求放纵的欲望 。
要防止欲望的放纵 , 我们的性灵还需要内心的崇高和道德引领 。 康德说 , “最应该让我们感动的 , 一个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 , 另一个则是我们内心深处的道德标准” 。 道德不应该是被迫的他律 , 不应该体现为对权威的顶礼膜拜和对自身利益的得失算计 , 而应是来自内心的自律 , 即内心的崇高和召唤 。 自律即是自由 , 他律或成虚伪 。 我们要为毕业后校园内外的社会做好准备 , 做内心幸福手脚有力的新民 。
超越世俗 , 警惕过度功利
有无相生 。 在人类认识世界的思维发展过程中 , 认知“有”不算是最高成果 , 而认知“无”才是最高的成果 。 最早认识“无”的 , 是我国伟大的哲学先贤老子 , 他最早站在了人类思维的高峰 。 老子的《道德经》中有一句话 , 叫“有之以为利 , 无之以为用” 。 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 并随后又发展出点击化学的巴里·夏普莱斯 , 就很喜欢并推崇老子的这句格言 。
这句话的含义是:那现存有用的 , 只会给你带来便利;而那无用的 , 才可能是最为有用的 。 “有”和“无”在这里的意义 , 就像有水的河洼 , 利于灌溉庄稼;无水的洼地 , 可用作水库存蓄 。 这也像在山水国画中 , 相比较于浓墨重彩的礁石山体 , 那没有墨迹的、适当的“虚无留白” , 更是一种“此处无声胜有声”的独特艺术表现 。
你们要防止陷于功利而走不远 , 要充分利用在大学校园的这段时光 , 去琢磨、感悟和超越“有”“无”的意义 。 当你多一些哲理的“无” , 少一些世俗的“有” , 就会少些功利心 , 就多些心静淡定 , 多些大智慧 。 要学会珍惜拥有的 , 也不要过多叹息“空无” , 因为叹息不会带来任何人生的神奇 , 而如果你探索出合适的方法 , 有可能“化无为有”“化腐朽为神奇” 。
抵抗熵增 , 练就超凡能力
薛定谔在《生命是什么》一书中指出: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 , 生命以负熵为主 。 这本书启发了随之的DNA发现 。 生命需要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获得“负熵” , 获得“秩序” , 从而拥有生命的活力 。 然而 , 无论你喜欢不喜欢 , 熵增却是一种自然常见的状态 。 要对抗熵增 , 就需要我们放弃过度的个人舒适享受 , 拒绝僵化 , 抵制躺平 , 砥砺奋进 。 学习和研究就是获得负熵 , 可以提升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 可以帮助你们超越动物性 , 实现心灵的自由 , 提升机体和性灵的生命活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