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娅|美国“田野调查”寒门弟子:被名校录取不等于能融入


托娅|美国“田野调查”寒门弟子:被名校录取不等于能融入
文章插图
【导读】这是一本在美国很轰动的书,作者因此进入了哈佛大学。作为寒门弟子中的幸运儿,作者以田野调查方式访谈了那些冲破不平等的同类伙伴,但他提出了更为深刻的问题——比起寒门幸运儿,更多的双重贫困生是如何进入了大学却无法融入,继而导致失败。也就是精英大学实际上背弃了贫困学生。寒门弟子上大学,这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据统计,中国高校内的贫困生比例占据约为20%。贫富悬殊带来代际流动的固化,如何从教育开始化解?每个国家则有不同的方案。从这位美国学者的支招,我们也能窥见美国社会在教育上的痼疾,启发我们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公平。为此, 讲堂编摘《寒门弟子上大学》一书中部分章节,以飨读者。
托娅|美国“田野调查”寒门弟子:被名校录取不等于能融入
文章插图
《寒门子弟上大学》【美】安东尼·亚伯拉罕·杰克著 田雷 孙竞超 译 责编 王晨晨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1年6月出版
【正文摘编】
本书所记录的, 是当今美国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样态, 当我开始动笔时, 距离首批无贷款助学政策的启动已经过去近二十年了。诚然, 助学政策的改革, 带来了本科生群体在构成上的显著变化, 让贫与富共处在大学校园。然而, 在任何共同体内成为“公民”, 所意味的都并非只是身体出现在某个场所。它还需要在情感上归属于那个地方, 就是那种塑造了你认为你是谁的情感。而本书所讲述的诸多故事, 也在逼迫我们去看清楚一个痛苦的真相: 被录取, 并不代表着能融入。当穷学生到达精英大学后, 他们接下来所要经历种种挣扎; 为了帮助他们获得成功, 我们需要做出什么改变, 不仅在校园之内, 还要延续至大学之外。
认真对待“过去”: 穷学生的多样性
研究者和大学管理人员往往认为, 天下的穷学生都一样,这么一来, 也就抹平了穷学生之间的巨大差异。如要理解眼下的学生, 大学首先必须去了解他们的过去。
*双重贫困生和寒门幸运儿之间的“出身差距”不是全部
托娅|美国“田野调查”寒门弟子:被名校录取不等于能融入
文章插图
要理解出身穷人家庭之本科生的社会生活, 我们的方法必须符合“穷人” 这个群体自身所内含的复杂性。说起这种复杂性, 本书从始至终, 我都在强调一个维度, 也就是在双重贫困生和寒门幸运儿之间的区别。区别在于, 虽同为出身低收入家庭的学生, 但一组在上大学前读过预科中学, 另一组则没有, 这就揭示了当前社会学大量研究的缺陷: 学者过于关注学生的家庭出身, 认定家世背景就固化了阶级结构。
孩童如何社会化, 取决于其原生家庭的阶级地位———诸如此类的思考方式也就导致了一种僵化的认识, 即当这些孩子进入青春期, 到了上大学的阶段, 能否取得所需的文化资本,也取决于家庭状况。如本书对英杰大学(编辑注:精英大学的代称)之学生生活的叙述所示, 文化资本从父母传承给子女, 但这并不是故事的全部。关键在于, 不能只盯着学生的原生家庭, 而要看到完整谱系内的经验, 是它们塑造了一个学生及其各种能力。
*邻里社区和高中流行着的隔离和大面积贫困是关键点
我相信, 我们必须考察学生在邻里社区和中学的经历, 因为它们是加剧不平等的“门户机构”。这能加深我们在理论上的认识———到底是什么塑造着本科生的日常经验, 也能让我们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 为大学当前所热切追求的新多样性做足准备。
寒门幸运儿和双重贫困生之间的鲜明对比, 清楚地展示了高中构成了一种强有力的社会化力量, 这一阶段的经历,既塑造了学生在踏入大学之门时的学业倾向, 也培育了他们的能力———无论中学毕业后进入哪所大学, 决定了他们能不能投身大学生活并找到人在校园的归属感。不仅如此, 当目光不只限于家庭时, 我们就能够觉察种族的历史遗留问题,尤其是追溯穷出身的黑人和拉丁裔学生的成长经历, 在他们的邻里社区和学校总是流行着隔离和大面积贫困, 也能厘清这些种族主义的顽疾究竟是如何扩展阶级差异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