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经历过抢跑、迷茫与选择,他们如何能成为“大厂收割机”?( 二 )


毕业生|经历过抢跑、迷茫与选择,他们如何能成为“大厂收割机”?
文章图片
晓冉的文件传输助手
在准备简历的过程中 , 晓冉的心态逐渐平复了下来 , “我之前一直以为自己简历没什么可写的 , 算法和开发岗位看中的比赛、项目、实习经历都不多 。”但想到自己曾经在某份实习中 , 把某个模型的精度往上提了几个点 , “做简历的时候也是在梳理自己这个人 , 自信一下子上来了 , 觉得其实自己也挺棒的 。”在受访的毕业生中 , 雷雨是唯一的2022届本科生 , 就读于上海交大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6月 , 他开始投递秋季招聘简历 , 他对于大厂招聘的心态更积极 , 对自己也有自信 。自信源于雷雨对自己大学生活的规划 , 大一到大三的三年里 , 课程之外 , 雷雨已积攒了7次项目经历 。在他看来 , 项目经历多的同学可以节省企业的培养成本 , “上手就能用” 。就业:本就是一个“双向选择”大厂的技术岗更青睐科班出生的应届毕业生 , 因为“后端出现问题的时候 , 你会知道从哪里去修改代码 。”这是小姜对招聘企业的理解 , “因为不光是涉及到写代码这一件事情 , 还会涉及到计算机网络的操作 , 计算机系统结构等系统的东西 。”当然参与面试的毕业生们 , 对招聘企业也有自己的考量 。面试时 , 曾有企业向晓冉介绍自己的员工通常是几点上班几点下班 , 一周工作几日 , 问她是否了解情况 。随后 , 面试官又问她 , 是否是独生子女 , 是否单身 。“像一种旁敲侧击的确认 。”晓冉说 , 她判断这家公司的加班文化会有些严重 , 在心里悄悄打了个叉 。企业招聘的运作流程是否顺畅、周期长短也会被面试者评判 。在小姜看来 , 某所大厂向毕业生抛橄榄枝抛得很积极 , “主动发邮件告知我秋招开始” , 且招聘流程推得极快 , 半个月的时间可以完成从投递到三轮面试的全过程 。“体验感很好 。”这让他感觉到 , 这样的企业运作是高效的 。“我最看中大厂的 , 最重要的还是平台和团队吧 。”安琪说 , “在一个强大的团队中 , 有人给你指导 , 在一个高速的机器里运作 , 成长得比较快 , 也有机会做出一些比较有价值的产品 。”博弈:职位与薪资都是“薛定谔的猫”时间来到九月 , 经历了刷题、暑期实习、正式招聘后 , 接受采访的四位同学都拿到了多份大厂意向书 。但仍有人觉得自己并未“上岸” 。“别人都在投 , 氛围在那儿 , 你不敢停下来 。你会想去到更好的公司 , 得到更核心的岗位 , 好的岗位竞争还是非常激烈的 。”安琪说 。除了想更进一步之外 , 签订意向书的企业能否给到相应的职位和期望的薪资 , 对于毕业生们来说仍是“薛定谔的猫” 。按照往常的经验来看 , 十月之后 , 各家企业才会和毕业生谈具体的薪资 , 这也被称为“开奖” 。学生们之间也流传着曾有毕业生被企业单方面毁约的情况 。而大厂之间往往也存在着互相制约的关系 , 一家“出价”后 , 其他家才会纷纷“出价”——出得早了 , 毕业生可能拿着这家的去压那家的;出得晚了 , 好的苗子都给抢走了 。作为朋友眼中的“大厂收割机” , 他们走过的路并不轻松 , 未来也充满了不确定性 。但就像晓冉所说 , “感谢这段经历 , 让我更了解社会 , 也更了解自己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