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这部学术界的《老友记》,透视了文科教育的艰难处境|读刊( 三 )



教育|这部学术界的《老友记》,透视了文科教育的艰难处境|读刊
文章图片

《英文系主任》剧照 , 黑人女教师雅茨 。
在《高等教育纪事报》中 ,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比较文学和亚洲研究教授埃里克·哈约特(Eric Hayot)写道 , 人文学科的市场营销是有问题的 。 除了性别研究和种族研究外 , 人文学科的课程名称本身不再吸引人 。 而且 , 绝大多数课程是围绕着专业化的学科需要来组织的 , 大多数本科生根本不会也不想成为文科教授 。 埃里克·哈约特提出的改革建议是——将现有课程组合成模块 , 每一个主题模块中都包括来自各种人文社科的知识 。 通过跨学科的视角 , 老师们能更好地带领学生思考某一领域的系列问题 。
总的来说 , 了解学生的需求、文化研究的立场、进行专题化和跨学科教学是人文学科重新吸引学生上课的一条路 。 在《英文系主任》中 , 像雅茨开设的“性爱与文学”如此吸睛的专题课程似乎是一种答案——这跟做文化媒体有所相似——在议题上 , 选择进步左翼关注的议题 , 为此老师要准确把握受众的关注点 , 然后糅合各种学科的知识和视角 , 并在讲授形式上将知识打包得尽量“可口” , 再送到受众面前 。 雅茨几乎完美地做到了这一点 , 这也让系里相对保守死板的“老白男”教授艾略特十分妒忌她的受欢迎程度 。 为了增加艾略特的学生数量 , 不让他被学校辞退 , 金智允将艾略特和雅茨的课程合并了起来 。 但这直接触发了艾略特与雅茨的矛盾 。 而且 , 艾略特是终身教职评议委员会的主席 , 他决定公报私仇 , 阻碍这位黑人女教师获得终身教职 。
04
“大学公司化”是文科危机的根本原因
在《英文系主任》里 , 雅茨与艾略特的矛盾可以被看成两种立场的矛盾——保守和进步、男性与女性、老一代与新一代、白人与黑人、守护文学正典与政治立场先行 。 但是 , 这种矛盾不该上升到职称评级这样本该保持公正的程序中 。 豆瓣用户“把噗”评论道 , 这部剧展现出 , 文人的清高只不过是一种传说 , 为了教职、福利、地位等利益 , 文人之间搞小团体、拉帮结派 , 加上自尊心很强的倾向——反而会让斗争变得非常激烈 。 这种说法没有错 , 尤其在资源相对减少的情况下 , 争夺利益的人事斗争会变得愈加激烈 。

教育|这部学术界的《老友记》,透视了文科教育的艰难处境|读刊
文章图片

《英文系主任》剧照 , 艾略特教授 。
这个问题最根本原因在于大学的公司化 。 我们对文人“清高”想象以及学者“象牙塔”里追求学术理想的纯粹“学术共同体”的美好想象都建立在学术界未被商业逻辑“殖民”的前提之下 。 在大学公司化后 , 学术界似乎与职场变得越来越相似 。 “非升即走”的聘用制不断增加、科研项目的绩效考核不断加码……在美国 , 大学的公司化恰恰也是“无用”的文科衰落的重要原因 。
《英文系主任》能按照职场剧的套路进行拍摄 , 也是因为大学本身不再是纯洁的“象牙塔” , 而变成了你争我斗的“职场” 。 《英文系主任》很好地展现出大学公司化对文科教育所造成的伤害——比如 , 想裁去有终身教职的老教授们 。 在剧中 , 老教授们说 , 他们当年之所以从事学术 , 是因为当教授是罕见的年纪越大越受到尊敬的职业 , 裁员对他们来说无疑是晴空霹雳 。 而且 , 校方为了吸引流量 , 还罔顾教学质量和学校声誉 , 打算聘请明星、畅销书作者来当老师 。 在绩效逻辑面前 , 文科的教育质量变成了可以牺牲的选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