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招|不分具体专业按大类招生,高招新模式怎么就成了"陷阱"?( 三 )


如果冲击热门专业的学生太多,必然有一部分人的专业志愿无法得到满足——他们会被调剂 。
专业分流,是二次选择,也是二次竞争 。
学生学习的最大感受,则是累 。刘江听到最多的抱怨是,“什么都要学一点,就像是在上高四” 。用现在流行的词,叫“卷” 。大一时的成绩足够好,分流时才能如愿以偿进入大类里的热门专业 。但大学里的竞争,是和一群同样优秀的人之间的竞争,比高中的竞争难度还要更上一层楼 。所以,有学生说,学得比高三还苦 。
张端鸿分析道,学校开展大类培养的本意,是希望学生多阅读、多积累,多注重“通” 。但在强烈的目标导向下,一些学生做的不是探究性、兴趣性学习,而是回到了中学阶段的应试性学习 。“这对人才培养改革又不能算是一件好事 。”张端鸿表示 。
大类中的冷门专业老师,对自家专业的处境也颇有微词 。
每年分流结束后,冷门专业接收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不想来这个专业但成绩不够好的学生,他们是专业分流竞争中的“落后者” 。刘江举例说,第一年他所在的大类做专业分流时,分流到某冷门专业的学生里,只有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把它作为第一志愿 。
“老师心里也是有意见的,觉得只能捡剩下的学生 。”刘江说,老师私下担心长此以往,形成马太效应,专业强者恒强,弱者恒弱 。
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改革难,专业分流兼顾学生意愿与专业发展难,冷热专业差异弥合难……这些都是高校推行大类招生改革时可能陷入的困局 。
大类招生改革,需要建立支撑体系
大类招生,不仅是招生改革,还是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
时任广州大学副校长的禹奇才曾指出,大类招生与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学校资源条件及教学管理水平的要求高 。各高校要认清自己的实际情况,谨慎操作,分步实施,稳步推进 。
他分析,在做大类培养课程设计时,要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将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等要求转化为具体教学内容,进而提炼升华,将具体教学内容转化为支撑培养目标的各教学模块及教学要求,最后进行分类整合,构建课程体系,让每项核心知识、专业能力及素质要求都能具体落实到教学之中 。
分流时大类内专业冷热不均,是经常出现的情况 。它对冷门专业是危机,但也可能是转机 。
陈志文坦言,有些“冷”需要保护,有些并不值得 。他举例说,不少高校都偏好建设化学专业,因为它是“论文大户”,容易出成绩、有数字,看起来热闹 。但是,这并不必然意味着专业本身就有竞争力,有社会认可度 。“有些专业的社会需求不旺盛,这就要思考下该专业是不是值得存在,是不是要招那么多人?”陈志文直言,在“大类招生、专业分流”的人才培养背景下,高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大胆放弃一些不适合自己的鸡肋专业 。
分流时的竞争,其实不仅是学生之间的竞争,也是专业之间的竞争 。张端鸿说,学生“用脚投票”,也是倒逼高校推动学科和专业改革,加强专业建设 。对专业老师来说,守住专业,就是守住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 。他们要通过自身努力,提高专业地位和专业声誉 。
“越是当前吸引学生有困难,越是说明专业发展方向需要进一步凝练 。”张端鸿说,过程确实很痛苦,但高校和老师都必须面对 。如果老师在人才培养上投入更多,想出更多办法提升专业吸引力,情况也会发生改变 。
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这是所有改革的必经之路 。
“大类招生一直存在争议 。”张端鸿说,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观念的转变还需要时间 。高校认为,本科阶段的教育核心理念是为学生的未来提供更大可能性,但学生在就业的压力下,考虑得更为功利和现实 。“他们不想要‘可能性’,或者说,他们认为热门专业就是更好的可能性 。相比于学校那些听起来很美的人才培养理念,他们更关心的是,四年后走出校园时,以什么专业身份走入人才市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