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双减”会不会被执行成“双增”?

“双减”会不会被执行成“双增”?
江苏 苗蔚林
中办国办于2021年7月24日公布义务教育“双减”政策之后 , 线上线下一片叫好之声 , 好像让社会各界看到了义务教育的美好未来 , 但是在政策出台后 , 从各路媒体上分析文章看 , 笔者却有了深深的担忧 , 这个担忧是:“双减”会不会变成双增?
一、“双减” , 需要真的执行
其一 , 现在 , 我们不能根据媒体上发表那些对“双减”政策响应的文章里 。 去判断政策是不是能真的执行不走样 , 而是要结合社会实际和若干年以来“减负”政策执行效果去分析 。
回顾建国以来国家有关有关部门发布的中小学“减负”令 , 据有文章说的不完全统计 , 国家省市等各级别的减负令不下百余次 , 但都是“雷声大雨点小” , 最终基本上都是不了了之 , 结果是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越减越重 , 以至于当下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又加上了课外培训负担 , 严重影响了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 那么 , “双减”令是否会步过去“减负令”之后尘 , 是不是需要拭目以待?
其二 ,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有着极其复杂的社会原因 , 本文不再赘述 。 之所以多年来减负越减越重 , 原因也大概在于此 。 近十年来 , 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 各行各业对文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 网络新闻曝出某烟草公司一线工人都是研究生毕业更让广大家长不寒而栗 , 总说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 现在是起跑线、加速线、终点线……那条线都是对学生、家长你死我活的考验 , 在这样的背景下 , “减负” , 能真的执行下来吗?

部门|“双减”会不会被执行成“双增”?
文章图片

二、若干年以来的减负文件是如何执行的
多年来 , 国家出台“减负令” , 要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严格执行并进行督查 , 从各级检查及新闻通报看 , 执行效果是“值得肯定”的 , 我们可以从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主办的教育报刊和下发的文件通报上看到 , 基本是:主流是好的 , 有个别地方执行不够规范…… 。 但社会各界感受到的却是学生负担越来越重 。 这里就有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作风问题 , 也有国家要求与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利益冲突问题 , 因此 , “减负令”多年来并没有真正执行下去 。
三、“双减”已有变成“双增”的倾向
这次 , “双减”令是在暑假中发布的 , 假期里 ,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纷纷发文 , 表示严格执行“双减”文件 , 这与每一次减负令出台后的情形并无两样 , 但是 ,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各种被“双减”令即将“革命”的过重负担似乎有在通过改变形式、换个方式生存下来的动向 。
第一 , 课外培训机构 。 全国范围内知名的那些培训机构由于树大招风 , 他们不得不开始转换生存方式 , 甚至网传由培训学生转向培训家长 。 但网络培训并不是学生课外培训负担重的重点 , 真正给学生增加培训负担的是孩子们身边那些在街边、小区里开办的那些培训班 。 这些学科类培训班有的本身就没有在管理部门注册 , 属于“黑班” , 有关部门也无法对其管理 , 有规模较大的机构在“双减令”发布后 , 立即改头换面 , 抠掉了门头上“语文”“数学”“英语”等字样 , 改成了诸如“国学”“思维培训”“语言艺术”等 , 正如鲁迅先生说辛亥革命后 , “我到街上走了一通 , 满眼都是白旗 。 然而貌虽如此 , 内骨子是依旧的 , 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 。 学科类培训机构大概都不会做“出头鸟” , 采取“暗度陈仓”的办法走进地下或者半地下状态 , 这样的一种生存状态可能会很长时间内存在 。 就培训机构的整治而言 , 2018年2月 , 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 , 决定联合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 , 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 。 2018年12月 , 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减负三十条) , 要求发展素质教育 , 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和校外培训机构发展 。 从2018年到今天 , 三年下来 , 学生的课外培训负担有增无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