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逆境”造就“一流学科”( 二 )


对于生物学来说,实验室就是支撑学科发展的“心脏”。河南大学生物学科坚守“学术思想”、锻造“特色技术”、聚焦“国家需求”,通过技术优势克服资金和设备劣势,实现了实验室建设的换道领跑。
1991年,从“一个课题,两个老师,三间房子”起步的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室,到2005年已经成长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但此时,他们已经有了更高的目标。
21世纪初,在河南省的众多高校中,竟然没有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也成为中原儿女心头的“痛”,万千高校学者最大的“盼”。
登高望远,破零,破零!铆着一股劲儿,打开视野,果断走出去。河南大学植物逆境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安阳)强强联合,共同朝着打造国家实验室出发。
2011年,棉花生物学国家实验室经科技部批准建设;2014年,该实验室顺利通过国家验收。从此,河南省高校第一次拥有了学科类国家重点实验室!
入选“双一流”后,河南大学生物学科在实验室建设上仍未止步。2019年11月,作物逆境适应与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科技部批准建设。与棉花生物学国家实验室不同的是,该实验室完全依托河南大学自身科研力量创建。一个学科,同时拥有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放眼全国高校并不多见。
“在我看来,不贪大求全,瞄准植物逆境这个方向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做到了‘小而精’‘小而美’的特色发展。这是河南大学生物学科得以快速发展的关键。”身兼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的安国勇说。
广揽名师,傲立国际前沿
身处不发达地区和非中心城市,如何才能在学科建设、学生培养、科学研究上紧跟世界前沿,不掉队、不落后?河南大学生物学科给出的答案是“开门办学”,创造1+1>2的协作效应。
从生物系恢复重建之初,就把开门办学作为一条准则。20世纪90年代前后,老校友、复旦大学原副校长王明岐,郝水院士、杨雄里院士、朱作言院士、王钦南先生等一大批大师到校讲学播种,倾情指导。从1997年开始,山仑院士先后被河南大学聘为“兼职教授”“双聘院士”“名誉院长”,为生物系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付出极大心血。
外引与内培并举。“昆虫专家”周树堂全职而来,美国科学院院士周芷领衔的科研团队5位专家受聘为“杰出人才”特聘教授,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王学路,“国家杰青”张立新,入侵生态学专家丁建清等一批30多名重量级专家学者,从四面八方奔赴古城开封。
河南大学培养的科学家苗雨晨、师冰洋已崭露头角,校友王二涛、赵要风、李云海等青年学者成绩斐然,90后青年学者张茜、邢晶晶快速成长……
大师云集,学生最受益。从2012年开始,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实施生物科学专业“菁英计划”,依托生物科学本硕连读专业开始招生。一批院士、“国家杰青”“优青”组团定期到河南大学授课,使青年学子从本科阶段就能接受“顶配专家”授课。
一路艰辛探索,一路高歌猛进。30多年过去了,今天的河南大学生物学科已形成理工农兼备的学科发展体系,本科、硕士、博士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产业化发展为一体的综合性科研创新平台体系,成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站上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将继续牢记‘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训,发扬‘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精神,建设一流学科、培育一流学生、研发一流成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多经验。”宋纯鹏表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