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优教”语文:《背影》等六个课堂教学案例( 二 )


就这四次流泪而言 , 还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去和学生一起探究 。
第一 , 从时间的角度 , 悲哀-感动-惜别-思念 , 这里面有没有时间顺序呢?肯定是有的 , 作者这样设计的流泪 , 是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环境里表达的不同的感情 , 可以看到作者也让这四次流泪区别了事件发展的不同时间和地点 , 是有意为之 。
第二 , 从结构照应的角度 。 凡是作家作文 , 都会注意照应 , 这是构思严谨的一个重要表现 。 可见作家在行文中 , 不是随意让眼泪流出来的 , 有创作的思考 。
这样两个角度加上教学参考书上所提供的答案就是三个角度 , 我觉得这样的点拨可能更贴近作家的心灵 。 看来 , 语文课堂的点拨需要寻找不同的角度 , 而不是拘泥于教学参考书 。 只有教师自己深入文本 , 用自己的语文经验走进作家的心灵 , 才能真正带给学生真正的语文素养 。
[延伸质疑]:
发现了一个问题:教学参考书对文本的解读似乎更重视内容与情感表达 , 而对文章的构思解读相对较少 。 即使有了结构的分析 , 也大多是按照一些文章作法上的说法做一些官样文章 。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 我想 , 可能与编书的教师职业有一定的关系 。 编写教材的基本没有作家 , 大多是学者或教学研究专家 。 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往往是受传统思维的影响 , 注重的是“文以载道” 。 虽然近年来受到海归派的影响 , 向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转变 , 但骨子里还是传统的语文学习 。 还是把“道”放在主导地位上 , 而对于文法一直有些鄙夷:以为语文教学不是培养作家的 。 基于这样的思想基础 , 在课文分析的一些资料里 , 很少能看到一些有创新的关于文章构思的解读 。 这是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
语文课“优教”案例三:把《背影》的细节讲到极致
一个高明的作家 , 在他的文学作品里都会设有细节 。 那么作为解读作品的读者 , 能否把握准确作品 , 其关键就是能不能把细节把握住 。 教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欣赏的 , 也该是细节 , 换句话说 , 教师“精讲点拨”的要点之一 , 该是文本细节 。 笔者以朱自清的《背影》的一个课堂实例来谈谈自己的想法 。
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经典文章 , 我最近听了学校里一位青年教师的教学 , 我感觉她把握细节就比较好 。
在和学生一起解读文本到最精彩的那段“买橘子”的背影时 , 该教师没有花费很多时间去研究“背影” , 而是和学生一起探究父亲穿的衣服:“穿着黑布大马褂 , 深青布棉袍” , 问了学生一个问题:“这里和课文后面的一句"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是照应的 , 为什么要强调是‘青布’呢?”学生们在略做思索后就有了答案:贫穷、丧事 。 教师又进一步引导学生把“买橘子”和我的“紫毛大衣”做对比 , 同样达到了“父爱”的效果 。
教师没有按照常规的教学方法去谈背影 , 我想有两个原因:
一是这里已经是所有教学辅导书上都有解释的段落 , 所以不去重复讲解 。 既然学生会了 , 你还去“精讲点拨” , 那还叫“精”吗?需要你“拨”吗?但很有多教师有一种强迫症:就担心所谓的教学重点学生不会 , 这样的强迫症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说比比皆是 。
二是教师知道如何指导学生写作 , 教师体悟到了细节的作用 , 把握了细节 , 实际是走进了作家心灵世界 , 深深揣摩了作家的构思 。 一个高明的读者 , 就是能体察到作家所设的细节 , 这样 , 你才可能是“高山流水” 。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 你能把握住作家最细微的思考 , 你不正是抓到了点子上了吗?也许有人说这样是不是抓了芝麻丢了西瓜 , 我觉得不是 。 试想 , 一个模仿秀能把被模仿对象的细节都模仿到极致 , 怎么能说他其他地方学不象呢?你把作家最细微的一点都抓到了 , 实际就是抓住了他的思想的关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