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研学旅行的融合路径探究( 二 )


一方面以多样非遗项目拓展研学旅行课程内容 。 在对中医针灸、书法、京剧、皮影等传统文化进行多年探究、整理之后 , 政府、社会、传承人等都做了大量工作 , 申请、成立大量的非遗项目 , 其中既包括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安徽宣纸、书法、篆刻等在内的制作类非遗项目 , 也包括朝鲜族农乐舞、贵州侗族大歌、山东大秧歌在内的演艺类非遗项目 。 其类别多样、数量丰富 , 在世界非遗中占有重要地位 。 而当前非遗研学旅行课程内容过于单一 , 仅仅围绕特定地域非遗项目开展研学 , 其他相关的知识则要学生自己在庞杂的网络信息中获取或者在老师随机的话语中获取 , 这显然具有局限性 。 学校可利用不同地域、不同类别的非遗项目丰富研学旅行课程内容 , 相比局限于特定地域、特定类别的非遗研学旅行课程更具趣味性和选择性 , 继而更有利于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研学旅行的持续发展 。
另一方面是突出非遗在研学旅行主题课程实践教学中的作用 。 在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推动下 , 在学者、教学人员、非遗传承人的引领下 , 非遗与研学旅行融合已做出一定的尝试 , 也带来了较好的教学效应 。 但非遗与研学旅行主题课程教学的融合还明显有需要改进之处 , 即仍然沿用校园课堂“纯理论”讲述的教学方法 , 教学者单调地讲述非遗的发展脉络、基本内涵、操作方法 , 学生枯燥地听老师讲 , 直接影响了非遗纳入教学体系目的的实现 。 因此 , 当前应以突破教学障碍、解决融合问题为原则 , 重视非遗研学旅行课程实践教学 , 如让学生观摩非遗传承者制作或演奏非遗的过程 , 让学生作为非遗传承人 , 参与非遗制作或演奏过程 , 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感受非遗的精神特质、深厚情感 , 了解研学旅行的意义与作用 , 并在实践过程中践行理论知识 。
非遗与研学旅行融合过程中的不足与对策
从现有情况来看 , 我国非遗项目虽然丰富多样 , 但多数参与研学旅行的教师并不具备完善的非遗知识体系 , 且我国非遗分布范围较广、分布地方较分散 , 这对教师选择合适的非遗项目 , 并将其与研学旅行课程内容相匹配造成了一定困扰 , 还易造成非遗与研学旅行课程内容脱节、实践教学流于形式等问题 。 对此 , 必须做出一定的调整 。
首先 , 教师在选择非遗项目时 , 应尽可能选择就近的、与研学旅行内容相关的项目 , 例如山东的研学旅行内容与戏剧有关 , 就可选择吕剧、山东快书之类的非遗项目 。 当然 , 如果经费足够、学校允许 , 也可以选择一些距离较远、适配度较强的非遗项目 , 以避免研学内容的单薄 。
其次 , 可邀请非遗传承人担任研学的教学者 , 避免固有教师因不懂非遗知识造成非遗与研学内容脱节的现象 , 且非遗传承人承担教学任务 , 可将理论性知识讲得更加透彻 , 将实践操作演绎得更加顺畅自然 , 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非遗的基本内涵、固有特色 。
再次 , 可将互联网信息技术运用到非遗研学中 , 让参与非遗研学的人与非遗项目主办方、管理方、非遗传承人进行实时沟通交流、在线解惑 , 避免教师的片面式讲解 , 优化研学体验 。 参与非遗研学的人还可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得到的启发 , 以文字或视频形式发送到网络中 , 以获取多样的观点、开拓自身视野 , 推动非遗面向全国、面向世界 , 提高非遗研学的影响力 。
【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研学旅行的融合路径探究】最后 , 教师要深度挖掘非遗育人价值与研学旅行育人价值的契合度 , 敢于突破传统文化教学、思想教学、情感教学的束缚 , 从分散的非遗项目中汲取适合推动研学旅行创新发展的内容 , 从教育功能明显的研学旅行中获取助推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方式方法 , 实现非遗与研学旅行的深度融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