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双非生”求职遇到隐性“玻璃门”( 二 )


就读于沈阳一所工科院校安全工程专业的许媛今年毕业 , 大四时 , 她就线上线下双管齐下投入到找工作中 , 可求职过程并不像她期待的那样顺利 。
“我读的专业偏工科 , 也不是学校的特色优势专业 , 加上性别的因素 , 找工作确实有难度 。”许媛记得 , 好几次参加校招 , 招聘方一看就学背景 , 就会告诉她 , 这个专业从重点大学毕业的还好 , 大多从事管理工作 , 普通院校毕业生大都会跑工地 , 天天要跟工人打交道 , 工作条件相对艰苦 , 女生不太合适 。
在参加的各类招聘会中 , 许媛真切体会到 , “双非生”再加上专业工作对性别的要求 , 求职中非常不占优势 。在一场招聘会上她发现 , 尽管专业对口的岗位有四五家公司 , 但他们更乐意要专业竞争力强的高校毕业生 , “哪怕是女生 , 那些名校、优势专业的也比我们更有优势” 。
“虽说名义上就业门槛规范了 , 不能歧视女性应聘者、直接明确写不招收女生 , 但这些隐性的‘玻璃门’和明确拒绝招收 , 又有什么结果上的不同呢?”经历多了 , 许媛就会对这样的软拒绝习以为常 , 只得尝试非本专业的招聘岗位 , 但很多还是以“专业不对口”的理由拒绝了 。四处碰壁、兜兜转转 , 求职大半年 , 她只得拜托学兄学姐推荐 , 才找到了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 。
是漂在大城市 , 还是回基层就业
很多知名企事业单位都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 , 对就业市场容量相对有限的中西部地区高校毕业生而言 , 一线发达城市就业容量大、就业质量好 。面对潜在的就业机会 , 很多中西部高校毕业生走进了北上广等一线城市 , 寻找就业机会 。
网申和专业测评过后 , 任彦洋迎来了自己秋招的第一场面试 , 抛开舟车劳顿的疲惫不谈 , 他最心疼的是光来回路费就花费了1000多元 。但任彦洋还是非常高兴 。他得到了北京一家知名企业的面试机会 。
“真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 到北京才知道人才之多 。”在面试中 , 他和众多北京知名高校的学生同台竞技 , 感触良多 。最终 , 这次应聘他还是被婉拒 ,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历背景不亮眼 。
因为学校和学历被婉拒并不是令任彦洋最沮丧的 , 他更加不满的是招聘公司的“区别薪资” 。
在另一次北京一家公司的面试中 , 从宣讲会的1分钟面试 , 到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 , 从单独面试再到高管终面 , 任彦洋凭借着自己过硬的面试技巧和丰富的实习经历一路过关斩将 , 顺利地拿到了offer , 但最终他还是决定放弃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 。
“我们地区面了几十个人 , 不乏CPA考了多科的 , 211、985研究生 , 最后只发了两个offer 。最让我不满的是不同层次的学校的薪资不同 , 明明同等要求面试 , 我拿到offer说明我比他们有一定优势 , 可尽管都是本科生 , 就因为就读学校是‘双非’院校 , 入职工资要比名校生低很多 , 我无法接受这样的区别对待 。”任彦洋说 。
大学毕业首次去北京就要找工作 , 面对陌生的环境 , 甘肃女孩袁丽的求职过程可谓一波三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