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以童为本,笔墨育人

如何在小学国画教学中拓宽思路 , 涵养境界?北京大学附属小学传承蔡元培先生的美育思想 , 进行了教与学的多种创新 。
温润童心的“大美育”教育观
蔡元培先生是我国现代美育研究的奠基者和开拓者 , 他开创性地提出了很多美育思想和主张 。 1918年 , 蔡元培先生在其组织的“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之宗旨中提出要“研究画艺、培养人才、倡导美育 。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 , 北大附小构建了以美广博、以美育雅、以美研学、以美潜玩“四位一体”的整体育人体系 , 以传统中国画之美润泽孩子的心灵 , 将之贯穿在整个育人实践中 , 把美育与美德融为一体 , 以寓教于乐的方式 , 实现“文以载道”“文以植德” 。
学校美育通过“观”“感”“习”“通”“化”融通五育共长的内在发生机制以及“学玩合一 , 情志交融”的实践操作策略 , 让美育发生于人的情感与志向之中 , 以实现对孩子性情的“养”“育” 。 实践中 , 学校立足小学生身心特点 , 以情融通“学”与“玩” , 让传统笔墨丹青走进孩子内心 , 并通过研习传统作画等方式让学生进入恬静、儒雅的抒发状态 , 收到了良好效果 。
涵养童真的“大学科”课程观
中国画教学与传统文化一直根脉相连 , 在大学科课程视野下 , 学校融会贯通并以此拓展学科的文化意义 , 重新把传统的中国画教学方法融入到小学课堂中 , 从画理、画论入手 , 把理论理解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 , 通过研习画谱传承经典范式 , 引领学生追求高雅格调 。 中国画课程融合了古代哲学思想、古文字学、古典文学、美学等内容的学习 , 培养艺术通感和审美素养 。
“画之大者 , 品格为上” 。 中国画课程看重品格的塑造 , 即讲究素质的修养 , 这需要全方位多角度地理解传统文化 。 在教学中 , 我们不只关注中国画的技法教学 , 更注重画理的讲解及传统文化的浸润 , 让学生从理解文化内涵出发 , 观察自然物态 , 其间融入传统文化知识;画法学习强调临摹经典 , 最终理解古人思想 , 进而学会表现自我 , 以期实现“师造化 , 师古人 , 中得心源”的国画教学传统 。
例如 , 我们在选择齐白石的作品《他日相呼》作为学生的临摹范本时 , 更看重其表达的含义:两只小鸡今天争抢一条虫子 , 可转天就冰释前嫌一同玩耍了 , 画意十分贴近孩子的日常生活 , 学生在感同身受中体悟了作品的深刻含义 。
【文化|以童为本,笔墨育人】启迪童智的“大单元”教学观
中国画教学注重激发学生艺术兴趣和创新意识 , 探索运用创意工具表现传统题材 。 在长期实践中 , 学校探索了适合不同学段特点的大单元创意教学 , 具体方式如下:
创意工具 , 触手可及 。 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专业性强 , 低学段的孩子很难掌握 , 为解决这一问题 , 教师对作画工具加以创新 。 如使用湿纸巾、牙签、牙刷等日用品代替毛笔 , 同样画出了不同墨色(浓淡干湿焦)、不同笔法(中侧逆顺散)、不同技法(勾皴擦点染)的效果 。 在疫情期间学生们居家学习专业工具不齐全的情况下 , 这一系列课程达到了非常好的线上教学效果 , 画具的创新让高雅传统艺术生活化、普及化 , 拓展了推广价值 。
通融科技 , 游戏水墨 。 国画教学创新中的“通” , 即通融各学科、知识、技能、生活 , 通过学科融合实现流畅顺利地表达 。 为此 , 我校教师在教学中借助了科技创新的手段 , 不但让传统的审美趣味获得学生青睐 , 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 如在“竹叶画法”中 , 教师自主研发宫灯教具 , 通过现代照明技术再现古人摹画竹影的情境 , 更好地让学生作画时浸润其中 。 科技手段的运用拉近了传统水墨与现代学生的距离 , 新颖的视觉感受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艺术体验 , 提升了课堂教学感染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