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小学数学“学案导学”课堂教学实践引发的几点思考( 二 )


如何避免这一误区与类似事件的发生呢?
1、教师精讲 , 学生精练 。学案导学要做到课堂作业当堂消化 , 课后作业精挑细选 , 不给孩子课后增加课业负担 。
2、建构知识框架 , 提升练习的综合性 。 教师在导学的各个环节 , 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脉络与系统、框架 , 注意知识点之间的前后联系 。 在课堂与课后作业的设计中提升作业的综合性 ,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 。
3、作业体现分层性 , 做到分类管理 。 这其实是符合学案导学中“同堂异步”的原则 , 即:一堂课可以实施不同的学习目标 。 学生是有个性差异的 , 应该让全班学生实施和达到不同的作业目标 。 要做到“下要保底 , 上不封顶” 。 在把握练习共性特征的基础上 , 完全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 这样一来 , 学生的练习效果更优化了 , 课业负担一定会减轻 。
三、坚守一份责任:省慎实用 , 培养素养
当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根本用不到时 , 是不是就能否认一节数学课的意义呢?早期的小数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 我个人认为有“价值”可不只是有些人认为的“实用”那么简单 。 学习数学可不能仅仅考虑眼前的实用 , 而是提高学生的素养 , 让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学案设计的过程中 , 我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这题不会考的 , 干嘛要出呢?有点浪费孩子的时间吧!” 。 在教学各环节 , 当我们只想着“实用” , 只想着“考什么 , 就教什么 , 练什么”时 , 数学学习就已经过于肤浅、功利了 。 我们是要考虑到孩子的长远的发展 , 还是仅仅看到眼前的这么一点点的“实际利益”呢?如果选择前者的话 , 那么 , 在学案导学过程中 , 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可以出哪些方面入手呢?
首先 , 在常规教学中 , 着重学生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 。 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出发 , 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 , 教师在学案的设计与导学上 , 应注重培养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大胆猜想—验证反思—建立模型—实际运用”的科学思维的全过程的习惯 。 教师在学生自学知识的基础上 , 更要注重科学思想方法的培养和数学思想的渗透 。 其次 , 学案的设计不能只以“应试”、“应考”为目的 , 可以尝试借助学案来开发有个性特色的“数学校本教材” 。 比如:有教师尝试在学案上专门划出一个版块用于学生进行“数学课外阅读” , 拓宽学生的数学学习的视野;也有教师在学案中让学生每日都写“数学日记” , 以此来培养学生数学的情趣 , 发展反思与辩证的思维 。 最后 , 多丰富课堂形式 , 以“数学户外课”方式让学生走出教室 , 走出教材 , 跳出繁琐的习题训练 , 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 。 这样的尝试既能架起数学理论学习与实际运用之间的桥梁 , 又能让学生体验与感悟数学的文化 。
四、完善一种行为:不拘形式 , 适时评价
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课堂教学 , 主张教师蹲下来与学生平等对话 , 搭建开放性的平台 。 这样做一定可以为学案导学创设很好的课堂自主自学的环境和氛围 , 这本身没有错 。 但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与理解水平是有限的 , 学生“天马行空”的想法有时是片面的 , 狭隘的 , 甚至有时根本就是错误的 。 在师生交流环节 , 为了维护学生所谓的个性想法 , 怕伤及学生学习兴趣与自尊 , 而听之任之 , 有放任自流之嫌 。这种拘泥于形式化的评价是对学生无益的 。
那在学案导学过程中的适时评价应注意什么呢?
1、评价要实事求是 。 不实事求是、不正确、不公正地评价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特别是在小学的中高年级阶段学生更在意教师对其评价是否合乎实际情况 , 是否合乎情理 。 不但要说出好 , 更要评价出好在哪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