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孙文集|为国桢干,为天下肇和平——纪念教育家王培孙

【读书者说】
作者:马学强、叶舟(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黄浦江畔的南洋中学是一所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人文底蕴的百年名校。这所学校创建于1896年,定名于1904年,百年来,虽然历经困顿与挫折,但时至今日,其教育质量依然有口皆碑。
翻开南洋中学的历史,可谓星光灿烂:文学泰斗巴金、国际摄影大师郎静山、中国杰出外交家顾维钧、中国近代植物学开拓者之一的钱崇澍、负责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钱端升、中国现代物理研究先驱者之一的饶毓泰、中国植物生理学创始人之一的罗宗洛,还有19位院士,几十位大学校长以及社会各界精英都曾在这所学校就读。1915年,当时的教育部对其的评价是:我国“私立中学虽不多,但如上海之南洋中学,民立中学,天津之南开中学,最有声色于时。南洋、南开毕业学生之优秀者,竟能直入美国大学,尤为特色”。所以,时称“北有南开,南有南洋”。

王培孙文集|为国桢干,为天下肇和平——纪念教育家王培孙
文章插图
《王培孙文集》
《王培孙文集》编委会 编
商务印书馆
创办南洋中学
南洋中学的历史是与一个人的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这个人就是王培孙先生。
王培孙,名植善,字培孙,150年前的1871年(清同治十年)出生于嘉定南翔镇。王氏家族在道光年间以从事索业(船舶上用的绳索)起家,迅速成为上海著名的沙船家族。1894年,甲午战败,国势阽危,王培孙的叔叔王维泰于1896年将自己的族学创办成育材书塾,希望培养出人才“备折冲御侮之选”,以“补自强大计”。1900年前后,王培孙正式接掌育材书塾,后以感谢其母校南洋公学之情而易名为“南洋中学”,此后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他坚持不懈,终于将这所学校办成学制健全、设备完善、名师云集的“海上有名之中学”。他办学成功后,曾经有人劝他将南洋中学办成大学,但他心静如水,不为所动,表示“我宁可做一个办得较好的中学校长,我不愿当一个办得不好的大学校长”。始终保持着冷静的头脑,知止守静。
王培孙先生主持南洋中学半个世纪期间(1900—1952),可谓是备尝艰苦,勉力维持。他接办之初的1900年,正是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国难深重的时刻。学校因为学生减少而非常窘困,教员薪水每月只有三四十元,王培孙本人仅支10元,王夫人沈竹书女士兑去首饰以接济办学。淞沪抗战期间,上海陷入一片火海,南洋中学也未能幸免,只能搬出日辉桥校区,辗转到租界办学。王培孙先生勇担学校大任,坚守自己的办学信念,带领南洋中学度过了那个最艰难的时期。他从青浦观音堂收购大米,以此来解决学校师生的燃眉之急。有时候收购来的大米也无力支撑学校的供给,就用玉米、红薯、芋头等来代替。1930年,他曾在《南洋中学庚午年刊》中为那一届的毕业生赠言,最后写道:“余所欲言者:本校并办,于今三十六年矣!余之忝居校长,亦且二十余年!自知精力日衰,而世界潮流突飞猛进,果然未惮追随,其如归薄不胜何!且以赤贫之身,办赤贫之校……”
经过半个世纪的探索,王培孙先生走出了一条中西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近代教育之路。王培孙以国际眼光,确定其办学目标,并在实践总结与理论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一套符合学校现状的办学方针。在课程上,南洋中学一直强调对英文与数理化课程的重视,使学生厚植知识基础,扎实入门根基。然而,正如很多研究者指出的,南洋中学教学内容虽以西学为主,但是其教育宗旨、管理方式,则有浓厚的中国特色。熊月之先生就将之归纳为“西学中魂”。南洋中学在教学安排上,也极其重视国文,一年级选读《左传》,浅显记事文,二年级选读《史记》、两汉书,三年级选读周秦诸子,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写作,国文教学时数与英文差不多。这么做,既有要学生切实了解中国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的用意,也是为了让学生文理全面发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