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让一所“超大”的大学变得更强( 三 )


在2010年山大出台的《关于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实施意见》中 , 明确提出 , 山大通识教育要旨在克服高等教育专业化带来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 促进学生精神成长、情趣高雅、素质提高和知识结构优化 。
“由大变强”
2018年 , 山大在合并专业的同时启动新一轮新专业的建设和申报工作 。因专业总数已经比较多 , 山大此前在新专业的申报上一直态度谨慎 , 在2015~2017年三年间 , 只增加了两个专业 , 但社会的发展已经催生了越来越多的新需求: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发展 , 以及“中国制造2025”等都在要求高校在专业设置和人才的培养上立即进行革新 。新专业申请通知下发后 , “各学院反响都很热烈 , 新专业申报一启动 , 就有十几个新专业申报过来 。”刘传勇回忆 , 当年就批准申请6个专业 , 以新工科专业为主 , 是近十年来山大新专业数量增加最多的一次 。
在2019年 , 山大就新增了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制造工程、生物医学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6个新专业 。可以发现 , 新增专业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新兴领域和未来尖端领域 , 以新工科为主 , 有很强的交叉性 。
对传统工科而言 , 新增专业迅速成为一个新的学科增长点 , 以机械工程学院为例 , 在新增了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后 , 本科招生分数明显提高 , 报名人数也增多了 。
交叉专业、跨学科的培养方案 , 已经成为一个新的趋势 , 下一步 , 如何突破原有的学科壁垒、打破多年来的分级学科框架 , 培养社会急需的复合型人才 , 成为高校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 。
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对《中国新闻周刊》指出 , 推动学科的新兴交叉 , 比如人文与社科、文理、文工、文医等的交叉融合 , 是山大未来学科建设的一个突破点 。山大在全校10个学院内设立了17个以问题为导向的微专业项目 , 是在本科专业以外 , 围绕某个特定学术领域或研究方向提炼开设的一组核心课程 , 本质上是一种轻量型、创新性的学科融合培养思路 , 包括知识产权管理、国际组织与跨文化交流等专业 。
她表示 , 国家越来越强调学科交叉 , 主要是为了解决不断出现的现实问题 。因此 , 不能再按照以前学科导向的思维进行评价 , 而是要坚持问题导向 ,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在学科框架下的原有评价体系如何改革 。在某些新的交叉领域 , 原来的评价体系涉及交叉的两个学科可能都不认可 , 或者不重视 , 这种情况下如何给予开展学科交叉的学者以更大的激励和发展空间 , 需要去思考和探索 。目前 , 山大正在探索建立一个新型交叉学部 , 如果在原有的评价体系中遇到问题 , 可以到新的学部来 , “总的来说是要放松 , 而不是收紧 。”她强调 。
2020年9月16日 , 山东大学召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周期评估会议” , 评估结果显示 , 山大全面完成“双一流”第一周期建设任务 , 超额完成大部分发展指标 。其中 , 数学和化学学科秉承了传统优势 , 五年来取得长足进步 , 高质量完成了一流学科各项建设任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