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师这个职业,不允许有太多任性和偏见

大多数人知道格非 , 是因为他的文学作品 , 这位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的获得者 , 同时也是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的长聘教授 。 身为大学教师 , 他对如何为师有他自己的见解 。 在他看来 , 教师是一个不允许有太多任性和偏见的职业 , 不仅对人 , 还包括对学问 。 教师还是一个必须不断学习、探索从而更新自己知识结构的职业 。 这些都是一名合格教师的标准 。 日前 , 他在华东师范大学的演讲中更是提出 , 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是每一所师范院校培养学生的基本目标 , 同时也是对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最高要求 。
■格非
我于1981年进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 在这个美丽的校园中学习、工作了20年 , 直至2001年我调到北京教书 , 迄今也已整整二十年了 。 我也许可以来简略地谈一谈 , 我的大学生涯 , 对我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 。 或者说 , 与其它著名大学相比 , 华东师大的办学理念以及对学生的影响有何特殊之处?
当然 , 这个问题还可以这样来描述:作为一名中文系的毕业生 , 母校给了我们怎样的馈赠 , 赋予我们怎样的使命 , 对我们寄予了何种期望?在我看来 , 不论馈赠、使命 , 还是期望 , 都指向了同一个方向 , 简单来说那就是:尽己所能 , 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
从容、扎实的课程安排和教学训练
为师范生今后走上讲台提供强大支撑
为了培养我们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 学校为我们的本科教育 , 提供了完备的课程体系和严谨的学术训练 。 就拿中文学科来说 , 我们只有在连续几个学期研读完历代作品选 , 对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直观了解之后 , 才会被允许学习文学史;只有在对文学史的大致框架和基本脉络相对熟悉的基础上 , 我们才会系统地去学习古典文论和西方文论 。 而在整个教学计划当中 , 语言学、文字学、中文工具书、图书馆情报、教材教法研究一类的基础课程 , 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 另外 , 还得加上长达一个学期的教育实习 。 从容、扎实的课程安排和教学训练 , 为我们本科毕业后即可走上讲台 , 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
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 我们必须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科最前沿的知识和资讯 , 必须投身到文学批评和学术研究中去 。 而为了对作家的创作过程有更深的体悟 , 我们在本科阶段就被鼓励去大胆地进行诗歌、小说、戏剧方面的实践 。 对写作和文学创作的高度重视 , 是华东师大中文系的传统和显著特色 , 并一直保持至今 。 我本人就是在尝试练笔的过程中 , 不知不觉地走上创作道路的 。 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专业教师和业余作家 , 这是因为 , 从1985年毕业留校至今 , 我的创作或有停废 , 但教学工作未曾一日中断 。
理解和尊重每一位学生
要想尽一切办法保护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为了培养我们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 学校教会我们必须理解和尊重每一位学生 。 叶百丰老师曾经这样教导我们: “要想尽一切办法保护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 永远不要当众批评任何一个学生的作文 , 以免将学生的写作兴趣过早地扼杀掉 。 ”我的导师钱谷融先生也曾严肃地告诫我们: “你要别人平等待你 , 就请首先平等地对待自己的学生;凡是你要求学生做到的 , 就请你自己先做到 。 ”钱先生还多次提醒我们 , 要敬畏自己的工作 。 因为你在课堂说的每句话都可能影响到你的学生 , 而当他们将来站上讲台之后 , 又会影响更多的人 。
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 我们必须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 你不想对学生正在读的书一无所知;你不想将某本书推荐给学生 , 你自己却没有读完;你不想总是处在学生质疑、忍耐乃至厌憎的目光注视下 , 那就只有不断探索、改进教学方法 , 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