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逆袭!成功升格后,甘肃这所高校“突飞猛进”!( 二 )


自开展研究生教育以来 , 学校积极探索改革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 , 以“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实践教学与毕业论文(设计)相结合”为建设思路 , 逐步构建了“2+10+10+2”教育硕士实践教学培养模式 。
该教学模式将实践教学融入专业学位教育硕士培养的4个学期中 , 每个数字代表各学期的主要学习任务 。
第一学期 , 学生要参与为期两周的“走进学校 , 初为人师”教育见习活动 , 完成10课时的听课任务并撰写一篇教育见习报告 。
学生在第二学期前往学校的联合培养基地参加“深入课堂 , 全面实践”教育实习活动 , 为期10周 。
具体任务包括12节课的听课任务 , 8节新课的教学任务 , 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报告各8份 , 参加教研活动2次 , 作业讲评4次 , 主题班会2次 , 策划报告1份 , 调研报告1篇 , 并确定论文(设计)选题 。
第三学期 , 学校总结学生在第一学年经过“实践+理论”洗礼所积淀的基本理论、暴露的问题 , 并结合专业发展需要 , 以学位论文工作为重点 , 开展为期10周的“学研结合 , 反思提升”教育研习活动 。
在此期间 , 学生需要结合学位论文完成高质量调研报告1篇、新课课堂教学4节 , 撰写教学反思报告4篇 , 组织公开课教学、主题班会各1次 , 录制1节完整的公开课课堂教学视频 , 并撰写1篇基于校本行动的研究报告 。
此外 , 学生需要参加教学技能比赛(汇报课)并开展学位论文(设计)工作 。
到了最后一学期 , 校内外导师协同指导学生参与为期2周的“感悟实践 , 全面提高”教育研修活动 。
学生需要补充完善研究生学位论文(设计)所需的数据和材料 , 设计或组织1 次教研活动 , 完成实践教学综合评价表 , 并提交《实践教学工作手册》等实践教学材料 。
“我们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 , 结合优秀中小学教师需具备的能力和品质 , 在教育硕士的培养过程中大量融入实践教学过程 , 从见习、实习再到研习、研修 , 逐步培养研究生的实战能力 。 ”汪聚应副校长说道 。
同时 , 学生的学位论文贯穿整个研究生培养周期 , 实现了全程跟踪监控 , 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
四方联动 创新培养体系
在培养体系的构建上 , 学校依托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 , 遴选辖区优质中小学(幼儿园) , 分批建立了21个前文提到的教育硕士联合培养基地(研修基地) , 并依托中小学“陇原名师”、教学名师、学科骨干建立了24个学科教学研究生工作站 。
在不断的培养实践中 , 学校与教学培养基地相互配合 , 梳理了运行机制 , 构建了“高校、政府、中小学(幼儿园)、工作站”(U-G-S-W)四位一体的教育硕士合作培养新体系 , 确定了“高校+ 行业”双主体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路径 。
“在四位一体合作培养的模式下 , 学校尤其重视导师的指导能力 。 ”汪聚应副校长提及 , 学校实行双导师制度 , 先后选聘147位校内导师和101位校外行业导师 。 “对校内导师的要求是学术与实践并重 , 行业导师则以实践为先 。 校内和行业导师共同发力 , 以确保教育硕士培养过程深度融合理论与实践 。 ”
同时 , 学校建立了“遴选—培训—考核”导师队伍建设体系 。 通过开展不同形式和主题的培训活动 , 增强导师的学理素养 , 提升指导水平 。
此外 , 学校近三年共计投入500余万元 , 立项基础教育教学项目60余项 , 支持导师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的提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