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构建自己的阅读体系

在课堂教学和教育管理中 , 经常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难题 , 但每一次我都能够比较自如地应对 。 因为教育中的大多数问题都不是自己首次遇到的 , 在此之前已经有人对此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 找到了破解的路径和方法 。 我因为有阅读的良好习惯 , 此前已经在各种文本资料中了解到了相关的教育问题以及破解的策略 , 所以当我直面这些问题的时候 , 在处置上就会从容很多 。
我平时就喜欢阅读 , 在教育生涯的不同阶段阅读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 刚参加工作的那些年 , 我将阅读的重点放在学科教学方面 , 大学一毕业我就订阅了当时所有与中学物理相关的杂志 , 同时购买了不少物理学方面的书籍 , 并努力将自身的学习和课堂教学实践融会贯通 。 大量的阅读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 , 也让我能够较为清晰地把握学科教学改革的最新动态 , 并积极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加以实践和探索 , 很快 , 我的课堂教学在当地有了小小的影响 。 而参加全国和省级的学术会议、选聘为省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教师、举办各类公开课等 , 又让我在不同的平台上深入学习和持续历练 , 进一步助推了我学科专业素养的提升 。
我调动到上海工作时 , 正赶上上海市启动“二期课改” 。 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三类课程架构的提出 , 让我眼睛一亮 , 同时也意识到自己过去的学习仅仅聚焦在课堂教学这个狭窄的领域 , 缺少课程意识 , 更缺乏课程建设方面的思考 。 于是 , 我主动投入到学校研究型课程的建设之中 , 积极承担学校研究型课程的整体方案设计、课程建设和实施评价等任务 。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 , 我添置了大量相关书籍 , 狂补自己知识结构中的短板 。 一段时间的阅读让我思路打开 , 不仅设计的学校课程方案得以顺利通过 , 学校的实践案例还作为上海市研究型课程的经典案例 , 在全市加以推广 , 我自己也成为市研究型课程项目的核心成员 , 参与了全市课程指南的研制以及实践案例的选编等工作 。
很多人都是因为在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 被选派到教育管理岗位上 , 我自己也是如此 。 要想担负起教育管理的职责 , 就必须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 通过广泛的阅读 , 积极主动地汲取前人的教育智慧 , 把握当下教育发展的大势 , 洞悉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在逻辑 。 我给自己确定了“每周读一本书 , 并写一篇读后感”的阅读目标 , 开始了一场重新塑造自我的阅读革命 , 到现在已经持续了16个年头 。 在这段时间里 , 经历过各种各样的考验 , 但我始终目标明确 , 每周按时将每一篇写好的读后感发布在博客中 。 这也是我对自己发起的一个挑战 , 看看是否能够坚持下去 , 能够坚持多长时间 。 现在看来 , 读书已经成为我的生活习惯 , 阅读不再需要“坚持”就能够自发进行了 。
刚开始的时候 , 阅读时实用主义的思想还是比较明显的 , 主要就是选择与当时的工作内容相关的书籍来阅读 。 慢慢地 , 开始定期选择一个主题 , 围绕这个主题选购一批书籍进行集中式的主题阅读 , 从不同视角对某一领域的问题进行多样化的了解 , 力求在脑海中构建起关于这一问题较为丰满的立体图样 。 这样的阅读还是很有价值的 , 在扩展自己知识视野的同时 , 还能培养自己辩证地看问题的习惯 , 减少轻信一家之言而带来的认知误区 。 随着阅读的持续推进 , 我逐渐进入到了建构属于自己的阅读体系的阶段 。 我所建构的阅读体系是由七个知识板块构建而成的“七巧板” 。
第一个板块是学科的本体知识 。 学科的知识体系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而不断丰富的 , 学科的很多概念和教学内容也会随之有所变化 , 甚至出现颠覆性的变革 。 就拿“质量”这一概念来说 , 长期以来 , 大家都以为它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 , 但随着我们对基本粒子的深入研究 , 科学家们发现质量并不是物质的一种基本属性 , 它起源于基本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 教师对学科本体知识的把握越是全面深入 , 讲述给学生的时候就越能做到举重若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