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双减”两月,小学段课堂提质增效,这所学校找到6个破局点 | 头条( 三 )


变革四
拓展课升级进阶
为努力实现每一位儿童的高质量发展、提升儿童个性化特长、建设精品化课程 。 我们以课程为媒 , 细化儿童高质量发展路径 , 对拓展课进行一系列改革 , 形成弹性选课模式 。
流程上 , 师生双向选择 , 课型上必修课加选修课 。
必修课固定在每周二 , 3或6年为一个选课周期 , 关注学生专业特长的培养 , 实现全面性、系统性、完整性教学 , 由兴趣启蒙转专业培养 , 让每一位孩子毕业前至少掌握一门特长 , 形成多项兴趣 。
每周四为选修课 , 1年为一周期 , 可以弥补必修课周期长的不足 , 丰富拓宽学生的认知视野 , 促进其内在潜能和个性特长充分发展 。
在每天下午的延时服务时间 , 增设社团活动 , 定向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 , 使特长达到一定水平的学生 , 能在某一领域实现参赛或是达到竞技的标准 。
本学期共开设了60门拓展课 , 其中保证了20%的课程更新 。 轮滑课程是新增课程 , 热度很高 , 有60名学生选报 。 为了保证课程质量 , 我们将之分为两个班级教授 。 与之相反 , 足球课程是老牌项目 , 一直备受学生青睐 , 受学校场地和师资的限制 , 效果不够明显 , 在今年的优化中 , 调整为选修和必修相结合的方式 , 将学生的水平层次和上课时间进行区分 , 训练就能达到系统化和专业化 。

班级|“双减”两月,小学段课堂提质增效,这所学校找到6个破局点 | 头条
文章图片

变革五
一年级小组评价
小学一二年级不得进行纸笔考试——“双减”政策出台后 , 一个良好的评价机制显得非常重要 , 也对班级管理和即将迈入小学校门孩子的基本品格和习惯养成起着至关的导向与促进作用 。
这就要求学校建立一套比较科学、有效、全面的评价标准体系和评价方法 , 能让老师全面了解学生 , 促进孩子们以积极向上的状态投入到小学学习、生活中 , 并长期保持这份热情 , 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
其一 , 我们引导学生们通过建立小组 , 让刚入小学的同学能够迅速地找寻到同伴 , 快速与同伴、老师、校园产生链接 , 构建小组命运共同体 , 实现习惯共生、荣誉共享、责任共担、成长共赴 。
其二 , 在评价过程中会注重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阶段性评价、成果性评价等 。 在评价内容上分为“习惯伴我行”“学习我争先”“文明知礼仪”“合作结果实”四个部分 , 从习惯、礼仪、品质等 多维度进行小组绑定的引导性评价 。 从根本上代替考试评价 。
开学第一个月 , 一年级小组合作式评价进入雏形打造阶段 , 在第一次年级会上 , 我们就小组合作式评价形成了一个年级范例 , 形成共识 。
1. 完成班级教室座位小组布局 。 每个小组5或6人 , 形成小组雏形 。 利用周末时间 , 鼓励学生参加班级小组长等服务岗位竞选 , 通过责任意识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 以点带线 , 以线带面 。
2. 小组评价可视化呈现初步完成 。 在各班级教室墙面上 , 可以看到以学生个人积分、小组积分榜 , 在积分榜上 , 学生通过日常习惯、礼仪素养、学习成果等条目 , 清晰呈现出学生的个人表现 , 通过这样的形式 , 激发学生学习和活动热情 , 同时个人评价积分又反哺小组积分 , 通过累计个人积分的方式 , 或者在运动会上有突出表现的个人 , 可以获得小组积分奖励 。
3. 强化学生小组合作意识 。 在课堂上 , 根据小组表现 , 老师有意识地对小组进行评价 , 从而强化学生的小组意识 , 让学生形成团队合作意识 , 为接下来小组捆绑评价做准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