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乡村小规模学校如何面向大未来?( 二 )


课程、教师、环境、管理是保证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关键要素 , 四者彼此联系 , 才能有效推进乡村学校走向“小而优” 。
聚焦“小而特” , 课程办出“土特产” 。 乡村学校课程的重要思想是“在地化” , 尤其强调本地物质与社会环境对学生亲身体验的重要性 。 市教研院推出“1+5”课程与教学变革方案 , 其中“1”指课堂新常规 , 为基础项目;“5”指爱阅读、山水田园、乡村STEAM教育、乡土体艺、儿童健康教育 。 学校选择其中一项作为特色项目 , 形成“1+1”学校育人亮点和提升点 。 目前 , 市县两级“小而特”课程创新项目申报学校实现全覆盖 , 六成以上学校成为小班化教学试点 , 涌现出“山水田园”“乡村STEAM”等一批样本 。 以“山水田园课程”为例 , 课程以自然教育为理论基础 , 充分利用在地资源进行真实学习 , 全市选择31所学校形成不同的课程模式 。
聚焦“小而专” , 教师队伍有了“新配方” 。 年龄结构失衡、学科结构性缺编、教师专业水平不高 , 是温州小规模学校的三大“顽疾” 。 为此 , 我们持续加大乡村教师招引力度 , 推进“跨校走教”“银龄讲学”等行动 , 优化乡村师资结构 。 2020年全市招录教师3944人 , 很多岗位为乡村学校定制 。 县域内实施“走校”计划 , 实现联盟学校教师“走校”基本覆盖 。 同时加强待遇留人 , 分级分类制定乡村教师绩效工资倾斜政策 , 2019年全市落实各类农村教师津补贴3.06亿元 , 在全省率先明确乡村优秀教师满15年、30年可单列评聘中、高级职称 , 不受岗位比例限制 。
我们大胆用人 , 请年轻有活力有情怀的青年教师担任乡村学校校长 , 举办“小而优”学校校长专业素养提升研修班 , 帮助学校加强精致管理、厚植办学内涵、提振办学信心;在教师层面 , 2020年全市70个市级名师工作站近一半布点乡村学校 , 整团带动乡村学校教师专业成长 , 实施名优教师智援“小而优”学校送培活动 , 由“未来名师”培养对象为“小而优”创建学校送教上门 。
聚焦“小而美” , 村校建成“样板房” 。 “小而美”是温州市乡村“小而优”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 我们以“打造未来乡村学校”为目标 , 率先在全国出台乡村“小而美”学校建设导引 , 实施空间环境改造“1+5”工程(“1”指标准教室 , “5”指文化校园、阅读中心、儿童之家、乡村体艺中心、未来教育中心) , 改善校园面貌 。 近两年来 , 累计财政投入5000万元 , 争取企业支持1200万元 。 百年老校平阳县梅源中心学校校舍陈旧 , 年久失修 , 由社会公益和政府合力投入180万元改造后 , 学校教学楼呈现古朴的传统文化元素 , 与四周群山映衬 , 一派生态田园风光 。
聚焦“小而精” , 内涵发展形成“新动能” 。 我们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发力:
一是集团化办学 , 实现城乡共进 。 我们先后发布《温州市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关于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实施意见》 , 坚持用集团化实现乡村薄弱学校快速提升 。
二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共建 。 实施“互联网+教育”乡村学校资源推送计划 , 2020年实现了乡村小规模学校“互联网”结对帮扶全覆盖 , 形成基于“互联网+义务教育”建立城乡学校共同体 。
三是推进办学经验品牌化共享 。 组织开展“小而优”学校线上线下结合的特色品牌推广活动 , 我们在不同的联盟学校举行现场推进会和专题研讨会 , 让更多的“小而优”学校脱颖而出 , 成为样板品牌 , 促进乡村“小而优”学校建设温州经验、温州模式的传播 。 2020年 , 创建成市级乡村“小而优”示范校16所 , 形成“一校一品”的格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