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第七届世界汉学大会举行

中国日报11月8日电(采访人员 邹硕)11月6日至7日,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七届世界汉学大会举行。大会原计划在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举办,鉴于疫情态势,组委会临时决定将会议全部改至线上进行,并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关村校区和苏州校区分别设立视频会场。这是自2007年首届世界汉学大会以来首次以线上形式召开大会,来自三十四个国家的近百名汉学家与中国研究学者“云端”相聚,围绕“理解中国:汉学之新义(Understanding China: The New Relevance of Sinologies)”的主题展开对话。
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任马箭飞、副主任静炜等出席开幕式,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发表视频致辞,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世界汉学大会理事会主席杜鹏主持开幕式。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管委会副主任、国际学院、中法学院院长黎玖高在苏州校区视频会场参会。
中国人民大学|第七届世界汉学大会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在致辞中指出,“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虽隔万水千山,但我们中外对话、文明互鉴的共同初心未曾改变。上届世界汉学大会以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格局不断发生变化,世界始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人文社会科学如何应对时代挑战、彰显自身效用、增进多元交流与理性对话,已经成为中外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汉学和中国研究同样如此。本届大会力图从“汉学之新义”的角度讲述中国故事,推动世界文明对中国的理解,同时借“理解中国”去发现“汉学之新义”。中国人民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有着综合独特的学科优势,是国内外学术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中国人民大学希望同世界各国学者加强沟通、密切联系,增进友谊、促进理解,共同为世界汉学的发展贡献智识。刘伟表示,“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让我们用文明的对话助力开放的春风,用交流互鉴使世界更加温暖。
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任马箭飞在致辞中指出,世界汉学大会是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与语合中心以语言文化为载体、推动世界多元文明互学互鉴的宗旨殊途同归。马箭飞指出,青年是未来的希望。本届大会中三十多名青年学者获得发表机会是世界汉学大会历史上的第一次。他坚信,在各位专家学者尤其是青年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未来“汉学与中国研究学术共同体”的纽带一定会更加坚韧丰富紧密。马箭飞表示,疫情改变了人类的沟通与交流方式,却不能阻挡我们的热情,反而促使我们跨越时空,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疫情以来,中国与世界各国携手并肩、守望相助,再次证明了充分从不同文化中博采众长、汲取智慧的必要,证明了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和紧迫。世界汉学大会必将为多元文化互学互鉴再次贡献新的力量。
大会设有四组主旨演讲,均采取中外学者就同一主题展开对谈的形式。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杨慧林教授主持的第一组主旨演讲,由南开大学文学院陈洪教授解说《周易》的当代启示。他以莱布尼茨、荣格等西方思想家与《周易》的关联以及中国思想史的自身延展为证,简要描述了对立与统一、变化与平衡等最根本的思维逻辑,并通过“三阳(羊)开泰”“否极泰来”等生动例证,阐发了《周易》中的大智慧。中山大学哲学系研究员汉伊理(俄罗斯)不仅从事相关研究,还从《周易》卦象得到灵感,创作过大量中西合璧的绘画作品;他在回应中特别关注《周易》对甲骨文占卜实践的继承,认为其中启发着认知方法的不断进步,并在随意性中表现了世界与人类相互平衡的理念。在问答环节,同样来自俄罗斯的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索罗宁教授补充介绍了俄罗斯学界的《周易》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温海明教授则就“既济”与“未济”在中外思想对话中的意义参与了讨论。最后,陈洪教授以龚自珍与此相关的诗句作答:未济终焉心缥缈,百事翻从缺陷好;吟道夕阳山外山,古今谁免余情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