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唐江澎:好的学校,不是都听命于校长,而是靠内在机制推进 | 头条( 二 )



大学|唐江澎:好的学校,不是都听命于校长,而是靠内在机制推进 | 头条
文章图片

扁平化管理后 , 我们设置了隶属于级部的高一语文组、数学组、外语组等办公室 。 这样一来 , 原来的教研组不见了 , 变成了备课组的“独联体” 。 这种“独联体”根本没办法对学科的整体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 这种情况让人不寒而栗 。 我甚至想 , 如果大学也都按照高中这样的模式来管理 , 分成大一级部、大二级部、大三级部、大四级部 , 那么 , 还有大学吗?
03
学科建设 , 不能仅靠行政驱动 , 而是综合发力
说到学科建设 , 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大学 。 大学依赖于知识生产、学科建设所形成的大学文化、大学体系 , 这样就会有牢固的根基 。 那么 , 高中难道就没有学科建设的问题吗 , 没有专业化发展的问题吗?
我们意识到 , 如果仅仅依赖于级部管理 , 找不到教研组长 , 不知道教研组存在的物理空间在哪里 , 它的组织形式在哪里 , 它的基本职能在哪里 , 我们也就失去了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驱动因素 , 就是学科专业的驱动 。
于是 , 我们开始了学科组的专业化建设 , 并提出信念作风、队伍建设、课程教学、校本教研、知识管理、特色管理六大维度来强化学科教研 , 采用固定时段的集体研究 , 保证每学期有18次以上的学科研究活动 。
高中学科组的建设 , 其实是一个普遍的问题 。 学科教研组长在哪里?今天他们在做些什么?这样的追问会引发我们校长对学科地位、学科建设的高度关注 , 对学科领袖、学术标高人才培育的高度重视 。 同时 , 这也提醒着我们 , 学校发展不能仅靠行政运行独轮驱动 , 我们迫切需要装上学科发展的轮子 。
有别于大学以完善知识体系为使命的学科建设 , 高中学科组建设以提高育人质量为指归 。 我们提出这一命题 , 是为了破解大规模的高中学校、年级部、备课组的管理体制下的教研组功能弱化、课程改革深化下的学科专业支持缺位、应试牵引下的教学育人追求偏斜三大难题 , 探索学科育人的实现路径 , 让学习真正在课堂教学中发生 。
另外 , 我们还有意淡化学校一级的所谓“校本”教研 。 我认为 , 在学校一级的校本教研 , 更多是一种通识性的、形式重于内容的教研 , 相较之下 , 学科组的校本教研更有价值 。 学校应该对学科组教研提供支持 , 针对每一个具体的学科 , 邀请专家和名师来校进行学术交流、专业指导 。

大学|唐江澎:好的学校,不是都听命于校长,而是靠内在机制推进 | 头条
文章图片

我们还研制包括学科宣言、学科领袖与专业社群、课程教学、知识管理在内的学科组发展规划体系;组建行业联盟 , 以呈现具有“普适性”的学科组发展规划实施与评估的样例;重建教研制度 , 通过国家课程标准分解、促进学习的评价、课堂观察、未来教室等教研项目 , 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
2013年 , 我们创建学科教研中心 , 凝练学科宣言 , 转变学习方式 , 建设学习团队 ,推进有效教学和课程开发 。 2020年 , 我们每个学科教学中心都发布了学科建设的年度白皮书 。 现在大多数学科中心的主任都是80后85后 , 他们把历年来学科整体发展的基本思路、重大成果汇集起来 , 出了一本厚厚的年度报告 。
这些丰硕的成果坚定了我的一个想法:一所学校的教育高度取决于这所学校老师整体的道德境界和学问水平 。 为此 , 我们又提出了一个教师发展的标准 , 那就是成为在具体的学科领域有信仰、有水平的学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