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为生命成长导航,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天山学校创建“培育生命科学素养”特色高中纪实 | 生命科学


专题|为生命成长导航,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天山学校创建“培育生命科学素养”特色高中纪实 | 生命科学
文章插图
上图:天山学校“生态课堂”上,学生在老师带领下自主学习研讨。
校园里,一朵深蓝色、长相奇特的小花吸引了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天山学校植物形态社学生们的注意:这是什么花?为什么长成这样?昆虫如何为它授粉?一连串的发问,正出自社团成员的小组讨论群。
对此,辰山植物园的指导老师当即推荐了专门研究鼠尾草的魏宇坤博士答疑解惑。随着问题的深入,更多学生对鼠尾草有了更浓厚的兴趣。为此,这学期开始,学校特设芳香植物研究项目,学生们在专家指导下,听讲座、养护鼠尾草,在田里观测,在实验室做实验,通过课题研究探索芳香植物的奥秘。
“芳香花田”课程的建设,折射出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天山学校的学生们学习的乐趣——他们在学校生命科学素养特色课程创建过程中,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场景中的真实问题。这样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们都直呼:“原来学习可以这样有趣、鲜活!”知识从书本走向了生活,正是学校育人理念的最好展现。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天山学校定位创建“培育生命科学素养”特色高中,顺应了时代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求,始于对自然生命的尊重与适应,进于生命的自我选择与发展,成于生命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特色创建培养了一批对生命科学真正有兴趣的学生,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创新、科学探究等生命科学素养。近年来,该校累计学生研究性课题269项,其中生命科学素养相关课题141项,占比52.5%;多项课题在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生命科学素养相关研究的量和质都有较大提升。
专题|为生命成长导航,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天山学校创建“培育生命科学素养”特色高中纪实 | 生命科学
文章插图
学校特设“芳香课程”,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在真实情境中学习,
让知识从书中走向生活“活”起来
徜徉在花园般的校园里,植物形态学社成员肖思彤突然发现一棵海枣树出现异常:树根竟然出现了一个大洞!一次无意中的发现,引发了校园里一次“拯救海枣树”的暖心行动。
学校教师得知后,立刻联系长宁区少科站和辰山植物园的几位专家咨询,专家认为像是啮齿类动物所为,他们及时给出救治海枣树的方案——先用1:15的硫酸铜溶液消毒,风干后用水泥封洞。
“从来不知道,原来树根空了需要用砖头和水泥来填补!”植物形态学社的学生们按照专家的建议,计算消毒液所需胆矾晶体和水的质量配制溶液,丈量树洞的大小,亲手和水泥、搬砖头,忙得不亦乐乎。
经过整整两天的忙碌,海枣树的抢救工作基本结束,学生们还为受伤的海枣树制作了“精美的外衣”。“当时心里有一丝成功的喜悦,对自己是一种肯定,体会到了生命的厚度、韧度。”参与救治活动的庄觐羽说。
虽然海枣树最终没有挺过寒冬,但学生和老师心中却留下了鲜活的知识和技能,这些在真实生活中积累的知识,足以让学生们铭记终身。
专题|为生命成长导航,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天山学校创建“培育生命科学素养”特色高中纪实 | 生命科学
文章插图
上图:通过计算硫酸铜晶体和水的质量,学生亲手配置曾在书本上出现过的波尔多农药,为海枣树消毒杀菌。
湖南省宁乡县的一座小山村里,武永安一家本来生活平静。然而,一种肌肉严重萎缩、丧失语言功能和表情的怪病,先后“找上”武永安父子。“作为天山医院的医生,要从哪些方面入手解决这一家人的治病难题呢?”这是天山学校生命科学学科教师张佳敏的《人类遗传病》课上抛出的问题,她邀请学生们充当小医生,通过对遗传病的诊断,学习相关学科知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