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国际中文课堂师生对话的文化密码
多元文化相互交流可以取长补短 , 促进人类文明互鉴 , 但也会因习俗、观念的不同导致个人以及群体间的误解和矛盾 , 从而对和谐关系产生破坏 。 在中国教育国际化进程中 , 无论是优质资源的引进 , 还是优秀教育成果的输出 , 都必须面对多元文化背景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跨文化理解 , 实现双向适应、双向接受 , 从而达成教育目标 。
近年来 , 中文国际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 教育部2018年数据显示 , 来华留学人数已经达到49.22万人 。 聚焦中文国际教育课堂 , 我们发现不同文化的碰撞形成复杂的跨文化场域 , 不同文化主体需要在课堂中首先完成跨文化理解才能保障教学的顺利开展 。 因此 , 国际中文课堂是教育国际化在一个相对狭小又独特的教育空间中的映射 , 理解课堂行为主体的文化多元性 , 考察师生关系的对话性 , 分析课堂教学目标的一致性 , 将为我们探索影响师生跨文化理解的机制提供一个重要视角 。
课堂行为主体的文化多元性
课堂作为最基本的教育形态并非孤立教与学的“物理空间” , 而是弥散着师生、生生人际互动的“关系空间” 。 作为课堂行为主体的教师与学生受到各自特定文化环境的影响 , 会对同一事物、现象或行为产生认知差异 , 出现“各美其美”的情况 。 从教学实践来看 , 影响课堂跨文化理解的“特定文化环境”主要包括社会文化、母语文化和宗教文化 。
【语言|国际中文课堂师生对话的文化密码】从社会文化来看 , 荷兰学者霍夫斯泰德认为:“每个社会群体或者社会分类的成员都会持有一套共同的心理程序 , 这套心理程序构成了这些人的文化 。 几乎所有人在同一时间里往往都属于多个群体或社会类别 , 因此 , 人们不可避免地承载着内在心理程序中不同层次的内容 , 它对应的是文化的不同层次 。 ”国际中文课堂的行为主体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不同民族、不同社会 , 这种心理程序必然互有差异 , 从而影响他们对中文课堂的师生关系、教学模式、管理规范、课堂风格等的认知、理解与接受 。 受儒家文化影响 , 中国教育崇尚“尊师重道”“师道尊严” , 一些来自欧美学生认为 , 中国教师太严肃 , 课堂教学形式太刻板 , 缺乏互动性和自我展示空间 。
从母语文化来看 , 语言代码是文化符号系统中的一部分 , 每种语言符号都有一套约定俗成的意义体系 , 语言的编译码过程、语用规则、语篇结构特征等众多方面的差异 , 都与本土的文化取向、社会规约、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相关 。 如语言中的隐喻现象 , 不同语言赋予了动物、植物、色彩等事物不同的文化内涵 , 有的象征意义一致 , 有的相异 , 甚至相悖 。 当不同母语文化背景下的学习者缺乏相似表达体系 , 意义生成难以达成共识 , 就会导致师生、学生之间的跨文化交际困难 。
从宗教文化来看 , 国际中文课堂中的来华留学生有各种宗教背景 。 因此 , 应加强跨文化理解 , 避免留学生在中文课堂中出现文化碰撞 。
师生关系的对话性
在现代课堂中 , 教师与学生应在“教”“学”两个层面互为主体 , 这是教育的前提 , 也是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前提 。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 , 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却了:上课 , 这是教师和儿童共同劳动 , 这种劳动的成功 , 首先是师生关系来确定的 。 ”国际中文课堂的主体都是成年人 , 但这一观点对中文课堂师生对话仍有启发意义 。 在课堂场域中 ,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的前提 , 而这种关系的实现依赖于师生对话 。 除了作为教学策略的师生教学对话 , 中文课堂还进行着独特的、深层的文化对话 , 课堂行为主体通过形式对话、行为对话和情感对话 , 获得文化层面上的相互理解 。
推荐阅读
- 大学|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全球国际化大学排名 港大蝉联第一
- 师资|青岛海大剑桥国际学校怎么样,真实情况和网上的好口碑相符吗?
- 澳大利亚将暂时取消背包客与国际留学生签证申请费用
- 滨州|“风水轮流转”,美国不及格中文试卷走红,中国学生不厚道地笑了
- 留学生|郑州大学尚有9182名学生、162名国际留学生未离校
- 布局|北京新布局26所国际学校,加速教育对外开放
- Finance|英国留学Newsletter | UCA语言班,Hull重点推荐专业,Bristol热门专业
- 中文教育|国际中文在线教育公司LingoAce 入选GSV EdTech 150强全球榜单
- 国际性|重庆八中学生斩获多项世界级奖项
- 国际化|长安大学获批首个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别区域研究人才支持计划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