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成长发生在天地间

春天 , 师生一起开垦、播种;夏天 , 师生一起锄草、除虫;秋天 , 师生一起采摘果实 , 感恩土地的馈赠……在湖北省红安县这片浸润革命烈士鲜血的“红土地”上 , 一场场劳动教育 , 随着四季流转自然生成 。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 , 红安县劳动教育探索出了哪些经验?如何形成红安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并加以推广?如何引领劳动教育课程有效推进与常态化实施?采访人员就这些问题进行了采访 。
依托“1+N”课程实践 , 让劳动教育更立体
“天刚微微亮 , 我便来到厨房 , 先给西红柿‘洗洗澡’ , 再切成小块放进碗里;接着我把鸡蛋打散、搅匀 , 之后把油烧热 , 将鸡蛋倒进锅里翻炒 , 最后倒进西红柿 。 爸爸妈妈起床后 , 看见这盘西红柿炒鸡蛋 , 开心地笑了……”红安县永河小学五年级(1)班学生黎荣坤在《班级劳动日记》里生动描绘了这样一个温馨的画面 。
像这样的故事 , 在红安县每所学校每天都在发生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红安县各所中小学立足校情 , 挖掘特色 , 积极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 其课程建设经验先后在黄冈市、湖北省劳动教育培训会上交流 。 日前 , 在2021中国教育科学论坛上 , 红安县教育科学研究院副主任余向红以《红安县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策略与途径》为题 , 将红安县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经验推向全国 。 “依托课题 , 利用资源 , 规划先行 , 系统培训 , 持续推进 。 ”这就是红安县探索出的推进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具体途径 。
采访人员获悉 , 红安县现有6所承担或参与省市劳动教育课题实验的学校 , 由教科院组织实验学校集中研讨 , 制定了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规划与实施的系列指导意见 , 并形成了“四大劳动实践项目”:生活服务劳动实践、特色技能劳动实践、学科背景劳动实践、基地生产劳动实践 。
“红安县劳动教育资源丰富 , 类型众多 , 因此 , 我们建议学校在进行课程规划时 , 结合劳动教材 , 以‘1+N’的方式组合设置课程内容 。 ”余向红说 , “‘1+N’中的‘1’ , 指的是生活服务劳动 , 这一部分是全县各学校劳动实践课程规划的必选内容 。 ‘1+N’中的‘N’ , 指的是学校根据实际 , 自主选择1—2项特色劳动实践课程内容 , 与生活服务劳动组合 , 形成本校的劳动实践课程内容板块 。 ”
“这种课程内容规划方式 , 既保证了每个学生接受基本的劳动教育 , 又能形成不同的学校劳动课程特色 , 让劳动教育更丰富、立体 。 ”余向红表示 。
立足学生生活 , 让劳动教育课程落实落地
采摘、分拣、装袋、摆摊、售卖……“一条龙服务”的蔬菜售卖活动 , 近日在红安县马岗小学如火如荼地上演着 。 这样“接地气”的劳动课 , 正是红安县探索出的4种劳动教育实践课型之一 。
劳动教育课到底应该怎么上?红安县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以学生亲身体验和参与为主要形式的现场实践课;以参观、访问、欣赏、听报告等方式开展的感知欣赏课;以某个具体的劳动技能、方法、工具使用为教学内容的技术指导课;以学生个人或团队的劳动实践经历为主要内容 , 以交流展示为主要方式的展示分享课 。
此外 , 据该县教育局基础教育股负责人刘会文介绍 , 为了保障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落实 , 各所学校还加强了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 。
跟踪评价 。 以劳动手册(或记录表、档案袋)的方式 , 一周一记录 , 一月一交流 , 一期一展示 , 一年一总结 。 这种评价方式重在督促、帮助学生养成劳动习惯 , 确保劳动实践课程常态化实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