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保|46岁新晋院士:我上研究生时,卸载了所有游戏

近日 , 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名单公告出炉 , 46岁的武汉大学教授宋保亮当选 。
这位年轻院士的科研生涯是怎样的?本文是宋保亮教授在2019年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演讲 , 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 。
推荐给你 , 静夜思 。
各位老师 ,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非常荣幸作为教师代表在这里发言 。 首先要热烈祝贺同学们来到武汉大学——这所有着126年厚重历史和人文底蕴的全国最美大学 。 相较于本科阶段宽口径厚基础的学习 , 研究生阶段才是你们科研生涯的正式开始 , 是你们探索自然和人类社会更多未知领域的起点 。
看到你们朝气蓬勃的笑脸 , 我不禁想起了我的研究生生涯 , 我的师长、我的同学 , 以及我带过的学生们 。
1997年 , 我从南京大学毕业后 , 进入中科院上海生化所读研究生 。 入学后 , 发现作为一名研究生其实非常自由 , 没有老师天天盯着你 , 有大量自主安排的时间 , 生活费也很充足 , 于是也开始和其他同学一样热衷打游戏 。
但是 , 我很快觉得这样不行 , 太虚度光阴 。 为了把游戏彻底戒掉 , 我把游戏光盘扔掉了 , 把游戏从电脑里彻底删除 , 还在自己的书桌上贴了个字条:“每天看一篇文献” 。 我的导师看到后 , 非常高兴 , 估计从那时候起他就对我的印象很好 , 并在此后的科研中给予了我非常多的帮助 , 我们现在依然有很密切的合作 。
所以 , 我给大家的第一个建议就是:第一印象很重要 , 要想办法给你的导师留下一个深刻的好印象 。

宋保|46岁新晋院士:我上研究生时,卸载了所有游戏
文章图片

我的研究生导师李伯良老师是个很好的老师 。 他给我很多自由 , 也很大方 , 让我可以探索许多课题和方向 。 这个阶段的训练教会了我如何来选择新的科研方向 , 为我将来独立做PI之后开拓新的课题特别有帮助 。
由于我在这个阶段坚持读了很多文献 , 所以我的思维和眼界就非常开阔 。 我的实验训练是在博士后阶段完成的 , 和大多数人的科学训练是反着的 。
所以 , 给大家的第二个建议就是:研究生阶段的科学训练没有固定的模式 , 可能也没有完美的条件 , 但你一定要利用现有的有利条件尽可能发展自己 。
在我研究生毕业前一年多 , 美国西南医学中心的两位大牛Mike Brown和Joe Goldstein第一次来中国 , 他们是1985年生物化学领域的诺贝尔奖得主 , 当时他们在复旦做学术报告 , 我穿过大半个上海去参加了这个学术会议 , 主动和他们交谈 , 正是因为研究生阶段的积累 , 使我有底气敢于和他们交流 。
此后 , 我获得了他们给我到美国西南医学中心做博后的offer , 这是我的科学研究生涯中最重要的经历 。 所以 , 我给大家的第三个建议是:不要错过和大牛亲密接触的机会 。
在Brown-Goldstein实验室 , 我受到了最严格的科研训练 , 他们科学研究的品位、实验设计的严格、对高质量数据的追求等等对我影响特别深 。 这个阶段养成我坚持一个方向、把一个通路做透的科研习惯 。
3年博士后期间 , 我以第一作者发表了1篇MC , 1篇CM , 3篇JBC 。 但我的工资和去其他地方做博后的同学比较起来 , 一直是最低的 。 我很庆幸我没有因为工资高低原因选择其他的实验室 , 否则我不可能学习到这么多东西 , 不可能成长这么快 。 所以 , 我的第四个建议是:不要让金钱左右你的选择 , 牺牲了长远的事业发展 。

宋保|46岁新晋院士:我上研究生时,卸载了所有游戏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