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是系统工程 应明确和分配网络素养教育的责任( 二 )


曹刚:知识普惠是短视频平台应尽的责任 , 也是最擅长的事 。 第一 , 互联网是人类创造的最重要的知识分享工具 。 短视频给普通人赋能 , 不断降低参与知识创造、分享和消费的门槛 , 让更多人看到更广阔更多元的世界 , 获得更丰富更生动的知识 , 知识创造的主体更多元 , 源头更丰沛 , 手段更有效 。 如果短视频能以最生动的方式给普罗大众传递知识的光明 , 岂非是人类的福音?第二 , 短视频是隐性知识的最好载体 。 隐性知识没有特定载体 , 也难以演绎推理 , 需要言传身教并通过受众的直觉、感悟和效仿而得 , 这类知识更多的是人文知识 , 尤其是道德知识 。 “德性之知”不是学习来的 , 而是通过对榜样的效仿而来 , 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染而得 , 需要各种具象化的载体来表达和传递 , 从而达到春风化雨滋润心田的目的 。 这些在书本上读不到的知识 , 在短视频中可以获得 。 利用短视频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和道德教育有着广阔前景 。 第三 , 碎片化阅读是时代的需要 。 刷短视频可以是消遣 , 也可以是获得生活中的常识妙招 。 如果你愿意 , 通过各种检索 , 还可以找到系统知识的入口 。
C
谈网络素养
网络素养的核心是道德素养
南都:您前面谈到网络素养 , 《未成年人保护法》也提到提高未成年人网络素养 , 我们应该怎么理解网络素养的内涵?
曹刚:网络素养决定了受众对网络信息的辨识能力、节制能力 , 以及与其他网络主体友好相处的能力 , 是互联网时代人们必备的综合素养 。 1998年美国图书馆协会提出了信息素养定义:“作为具有信息素养能力的人 , 必须能够充分地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 , 并有能力去有效地发现、检索、评价和利用所需要的信息” 。 这个定义侧重知识与技能 , 但“素养”二字不止于此 。 有研究发现 , 我国政府话语体系中的“网络素养”重点关注“道德”“思政”“安全”“法制”等内容 。 我也认为 , 提高网络素养最重要的是提高网络主体的人文素养 , 核心是道德素养 。
受众要提高网络素养 , 第一 , 多读书 , 读书益智才有辨识能力 , 读人文经典提高品位 。 第二 , 讲修养 , 把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 , 人文素养灵魂是对人的终极关怀 , 有了人文精神 , 我们才有认识世界换位思考的能力 , 才有感受他人情感的移情能力 , 才有平等对话与尊重交往的能力 。 第三 , 重践履 , 把人文精神外化为礼貌待人的外在行为 。 总之 , 营造短视频良好伦理生态的功夫在平台之外 。
南都:提升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 , 除了多读书、讲修养、重践履之外 , 还需要注意什么?
曹刚:未成年人心智尚不成熟 , 价值观未定型 , 自控能力不强 , 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有其特殊规定性:第一 , 网络生活的规划能力 。 合理安排上网与学习、劳动与休息的时间 , 并自我监督实施;第二 , 网络信息的识别能力;第三 , 网络风险的防范能力 。 自控能力是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的重要内容 。
互联网时代 , 家庭是未成年人上网的第一场所 , 家长是对未成年人实施网络素养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 要特别强调家长科学合理的教养方式 。 第一 , 要保持对网络包括短视频使用的开放态度 。 网络空间是现实社会的缩影 , 把孩子与网络空间隔离 , 无助于未成年人的社会化过程 , 也容易导致逆反心理 。 第二 , 要善于利用网络资源 。 家长要真诚平等地跟孩子讨论和分享网络信息和话题 , 引导孩子观看和欣赏正能量的网络内容 , 既不专制 , 也不纵容 。 第三 , 培养孩子高雅爱好 , 加强家庭生活中科普教育、劳动教育、审美教育 , 摒弃唯分数论的功利教育 。 充实、有趣、有意义的生活有助于孩子不再沉迷网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