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借助“桃”这一载体 , 四川天府新区元音小学整合资源 , 循序渐进地开展“桃课程” , 引领学生一步步走进桃花源 ,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 改进学生的思维模式 。
————————————————
四川天府新区元音小学从《礼记》“博学之 , 审问之 , 慎思之 , 明辨之 , 笃行之”中找到学生社会化学习的路径:学—问—思—辨—行 , 构建了“元·认知”课程体系 , 将课程分为共同基础、分科综合、多科融合三个板块 , 以期实现从“五育”并举到“五育”融合的课程建设方向 。
结合学校的地域特点 , 教师投票选出全科整合的校本课程主题——桃 。 在课程设计的初始阶段 , 教师查资料、做研究 , 提取适合学生的学习信息 , 梳理可以整合的教学资源 , 建立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包 , 形成了全员共享的教学读本、教案、课件、学习探索单等 , 只等着与学生共赴心中的桃花源 。
名字里有“桃”的都是桃吗
【桃花源|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课程的第一阶段是“物”——了解“桃”作为物的特征 。 桃是一种什么植物 , 桃本身有什么特点 , 桃分布在哪里……这些问题都需要学生查阅资料、观察实物 。 与常规课程不同的是 , 教师不仅教导学生打开“五感”观察 , 更重要的是提出核心问题 , 帮助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解决问题 , 从而完成思维建模 。
教师尝试从定义、形式、变化三个概念出发 , 带着学生一步步探索 。 教师提问:名字里有“桃”的都是桃吗?如何分辨春天里的桃花、杏花、梨花、樱花?邓林是中国最大的桃林吗?怎样才能让桃树结出其他果实?这些问题涉及语文、数学、美术、地理等多方面的知识 。
公园里、操场边、教室中 , 到处都是师生共同学习的身影 , 他们观察、测量 , 研究桃的分布图 , 进行嫁接实验……从春到夏 , 学生的笔记本上记录着自然的美好:
“桃花有5片花瓣 , 花瓣是小小的椭圆形 , 上面淡淡的 , 下面更深一些 。 两瓣合在一起就像剪刀 , 整体看起来像星星 。 我还发现 , 花瓣都是贴着树枝长出来的 。 ”
“很细的枝丫一般不会结桃子 , 桃子喜欢长在一起 , 现在看起来是绿色的 。 有些地方已经开始发红 , 摸起来毛茸茸的 。 ”
仅仅从问题出发是不够的 , 还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 。 《西游记》是学生非常喜欢的话题 , 一听说课堂上可以看《西游记》 , 学生惊喜的尖叫声此起彼伏 。 看着看着 , 教师的问题来了:“王母娘娘的蟠桃为什么与我们见过的蟠桃不太一样呢?”学生一脸疑惑 , 这是怎么回事?于是 , 教师带着学生认识各种桃:无毛而光滑 , 颜色鲜艳 , 表皮好像涂了一层油的是油桃;青里泛白 , 白里透红 , 表面裹着一层细小绒毛的是水蜜桃;表面有短毛 , 果子粉红色 , 肉厚、汁多的是毛桃;还有果实的形状、大小均有变异 , 卵形、宽椭圆形或扁圆形的蟠桃 。 这下学生讨论得更热烈了:“不是蟠桃”“那是水蜜桃”“我们要去给导演提意见”……通过问题驱动的真实学习 , 学生懂得了批判性思维的重要 。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 四时有明法而不议 , 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 只有重视、体验、关注外界的自然万物 , 方能唤醒、打通内在的感知和感悟——这是桃课程之“物”给教师和学生的启发 。
跟随“桃太郎”的动物去哪了
桃课程的第二阶段是“器”——这里的“器”不是一般意义上对“器”的认识 , 而是注重引导学生探究从“物”到“器”过程中事物变化的规律 。 学习仍然从“学—问”开始 , 重点却在“思—辨” 。 教师提出的问题是:“桃保人 , 杏伤人 , 李子树下埋死人”是真的吗?妈妈吃的桃胶真能美容吗?(思考功能)人们为什么喜欢用桃木做梳子?为什么经常见到黄桃罐头?(辨析原因)春节时为什么要把“新桃”换“旧符”?桃太郎与孙悟空有什么异同?(拓展思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