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二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桃花落了 , 各种桃子新鲜上市 。 经历了第一阶段对物的认识 , 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涨 , 他们在家长、教师的引导下品尝水蜜桃 , 制作美味的黄桃罐头、桃肉布丁、桃胶银耳羹 , 尝试用银齿梳、牛角梳、塑料梳、桃木梳做静电实验……随着学生与“桃器”一次次建立联系 , 桃花不再只是挂在树上供观赏的花 , 桃子也不再只是盘子里的餐后甜点 。
当学生用不同材质的梳子做了静电实验后 , 摩擦生电、绝缘体、导电体的知识不再高深莫测 , 而是变得容易理解、好玩有趣 。 一个学生在日记里写道:“我了解到用桃木梳子梳头有许多好处 , 因为无静电不会损伤头发 , 长期梳头还可以缓解疲劳 , 既环保又实用 。 静电实验真是太有趣了!”
教师带着学生阅读《桃太郎的故事》时 , 一个学生举手问:“桃太郎回到家乡幸福生活 , 那跟桃太郎一起出发的动物呢?”这个问题让教师感到惊喜 , 因为学生不再局限于故事和问题既定的思路 , 而是有了自己的思考和疑问 。 教师抓住这个问题在班级展开讨论:你们认为胜利之后跟随桃太郎的动物去了哪里?学生热烈讨论着 , 有的说动物跟随桃太郎和公主回家了 , 一起过上了幸福生活;有的说动物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 在那里也成为英雄;有的说动物可能在战争中失去了生命……讨论结束后 , 学生开始创作 , 用绘本的形式描绘出自己的《桃太郎后传》 。
这正是教师希望看到的画面 , 学生不仅在倾听 , 而且在思考、表达、创造 。 围绕“桃”这一元素 , 学生的思维在生长着 , 从桃本身到与桃有关的故事 , 再到桃所代表的精神意义 , 深入到“思、辨”这一层面 , 对所知的事物提出问题 , 然后尝试自主解决 。
“桃花源”在哪里
中国古人认为“物以载道” , 讲究通过物的形态语言传达某种精神境界 。 “道可道 , 非常道”“形而上者谓之道”……如此博大精深的话题 , 怎么让小学生初步理解呢?桃课程进入第三阶段——“道” 。 教师希望学生能对物在特定时空里呈现的意义发表看法 , 从而形成观点;了解人们在形成观点之后所表现出来的言行举止 , 进而了解人与物、人与人、人与世界的精神联系 。
基于前两个阶段的学习 , 教师提出下列问题:为什么爷爷奶奶过生日时会在蛋糕上看到“寿桃”?为什么古代女子要用桃花做头饰 , 还要画“桃花妆”?世界上真有桃花源吗?通过富有童趣的问题 , 学生触摸到桃文化 , 发现这些文化其实就在身边 , 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 。
这一阶段的经典问题是:桃花源在哪里?教师带着学生一起观看国产获奖动画片《桃花源记》 , 搜集整理关于“世外桃源”的各种资料 , 用具有争议性的问题为导向 , 激发学生的探索欲 , 引导学生将现实的桃花源与古代的桃花源进行分析、匹配 , 主动去询问、搜索、思考、辩论 , 从而得出自己的答案 。
“桃花源应该是比较温暖、潮湿的地方 , 所以应该是在南方 。 我选择湖北武陵 , 因为湖北比较热 , 适合桃树生存 , 而且湖北武陵县的桃花源与渔夫的居住地武陵名字都一样 。 ”
“桃花源应该在成都龙泉驿 , 因为龙泉驿的桃树很多 , 有吃不完的桃子 , 而且龙泉驿有山 , 与渔夫进入桃花源的地方很像 。 ”
“我觉得是重庆酉阳 , 因为进入酉阳的大山洞与渔夫进入桃花源的大山洞很像 。 山洞里面还有钟乳石 , 看起来很可怕 , 但是出洞就能见到美景 。 ”
“我选择北京平谷 , 虽然北京很冷 , 但是桃树也可以生长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