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育|本科教育改革的样本!20年北大元培现在怎么样了?

作者 | 温才妃
本科教育|本科教育改革的样本!20年北大元培现在怎么样了?】一颗麦粒,开始只是麦粒(正),但它实际上已包含了突破自己、否定自己的因素,就是要长成麦苗。当它真的长成麦苗时,就不再是麦粒,而是达到了麦粒的对立面(反)。
麦苗最后还会成熟、结种、产生新麦粒。新麦粒不是麦苗,也不同于原来的麦粒,而是两者综合的产物(合)。
这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为解释“正反合”逻辑所举的例证。
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风向标,北大元培学院(以下简称元培)主要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即2001年至2007年的筹备期、2007年至2016年的发展期,以及2016年至今的成熟期。
在探索“无人区”的过程中,元培不断自我蜕变,其发展正暗合了“正反合”的逻辑。
如今,元培迎来了20岁生日。
回顾它的发展历程,也是追寻北大乃至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印记。
本科教育|本科教育改革的样本!20年北大元培现在怎么样了?
文章插图
元培学生交流大会现场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供图
“双自由”吸引有冒险精神的人
“康德说将经验转化为知识的理性(即范畴)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没有先天的范畴我们就无法理解世界……”
在各专业“杂居”的北大宿舍楼的楼道里,橘色灯光笼罩下,一群男生正围在一起讨论哲学。
有意思的是,“主讲人”——北大元培实验班学生南星的兴趣由物理转向化学,最后又转到了哲学。
王俊煜也是其中一名参与者。
2003年,北京刚刚经历了非典的袭扰。
作为物理竞赛的保送生,王俊煜本可以毫无悬念地进入北大物理学院。
然而,从小看《南方周末》长大,喜欢新闻、物理,想学计算机,还想懂点经济学的他,在专业选择上更倾向元培的“双自由”政策——自由选择专业、自由选择课程。
按照当时的政策,他依然参加了高考,并以广东省理科第一名的成绩被元培实验班录取。
1999年,北大成立本科发展战略研究小组,由时任北大历史系教授牛大勇任组长。研究小组评估了北大本科生教育的现状,并思考下一步改革的方向。
“小组达成了一个共识,高教改革要适应社会经济转型带来的人才需求变化。一个人终身从事一种职业的可能性大大降低,而苏联模式下的高等教育过分重视专业教育,造成毕业生知识结构单一,适应性、创造能力和独立学习能力均不足,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人才需求。”元培计划初创者之一、北大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李强回忆道。
2001年,北大提出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16字方针——“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并逐步在低年级进行通识教育、高年级进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
同年,在时任北大常务副校长迟惠生的推动下,北大启动以蔡元培校长名字命名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计划——元培计划。该计划允许学生入学时不选定专业,在三个学期的通识教育及若干专业学习尝试后,在全校范围内自由选择专业、课程。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者,打破常规需要极大的勇气。
转型过程中,李强坦言面临三大困难——课程体系、管理体制和外界质疑。
时至今日,元培的很多内容仍是高校通识教育改革、转专业改革的“前车之鉴”。
以课程体系为例,通识课程并不能直接照搬院系的专业课程,而是要设计适合通识教育的学科科目,这一点在理工科尤为明显。
怎么让学化学的学生也能学好物理,赵凯华、吴思诚、张庭芳等老一辈教师对课程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造,为此付出了大量心血。
质疑声更是此伏彼起。有领导认为该思路是照搬西方模式,但实际上,元培计划吸收并反思了现代西方大学和传统中国书院的教育方式,并非照搬某种模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