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盆村|我与《现代教育报》| 吴正宪:是你带来了温暖和力量

↑ 点击上方“现代教育报”即可关注我们
1991年 , 《现代教育报》的前身
《北京教育报》正式诞生
2021年 ,《现代教育报》迎来而立之年
在这值得纪念的日子里
与大家一起分享这份喜悦与荣光
自2021年8月本报发布“我与《现代教育报》”征文启事以来 , 我们收到了广大读者朋友们大量来稿 。 我们将陆续选登部分来稿 , 与大家共忆30年相伴岁月 , 分享彼此相守的喜悦与荣光 。

花盆村|我与《现代教育报》| 吴正宪:是你带来了温暖和力量
文章图片

吴正宪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正高级教师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现代教育报》扎根基层、服务教育、守正创新、弘扬正气、助力教师的进步与成长 ,助力首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 适逢创刊30周年之际 , 我要送上深深的祝福和衷心的感谢 。
《现代教育报》 在为基层学校(特别是山区学校)服务中与我和我的数学教师团队结下不解之缘 。 我们既是《现代教育报》的忠实读者 , 也曾是《现代教育报》的供稿作者 , 还是《现代教育报》的报道对象 。 多重身份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走近这个团队 ,感受他们对工作的责任与担当 ,对基层学校教师的真诚与帮助 , 对教育事业的挚爱与追求 。 回忆起与《现代教育报》的点点滴滴 , 记忆的闸门被冲开 , 往事历历在目 , 情怀犹在心头 ,一个个难以忘怀的记忆碎片连接成一条丰富多彩的同行之路……
2008年的一个金色的秋日 , 清晨5点40分 , 天还没亮透 , 《现代教育报》的采访人员与我们团队就出发了 , 目的地是离延庆县城还有近2小时车程的深山区花盆村小学 , 这是“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 的一次研修活动 。 走进学校 ,我们直奔课堂 , “同课异构”“学生访谈”“互动研讨”……采访人员们时而俯下身子与山村孩子老师们交流 , 时而快速地记下笔记 , 生怕重要瞬间从手边溜走 。 满满一天的研修活动结束了 , 大家依依不舍告别了花盆村 。
返程的路上 , 天色已晚 , 太阳在起伏的山峦间时隐时现 。 一天的劳累奔波 , 大家似乎有些倦意 , 而采访人员们却拿出了笔记本飞快地记录这一天活动的点滴 。 暮色苍茫 ,华灯点点 ,我们终于到了北京市教委的大门前下了车 ,采访人员们与老师一一告别 , 望着他们的背影 , 我们在想:下校听课研讨服务是我们的本职工作 ,采访人员一天十几个小时的跟随陪伴为什么?只为了发表一篇“文章”吗?为一篇“小文”需要付出这么多的时间和辛劳吗?他们不是作家在“编写” , 他们是在用心感悟教育 , 用情呵护教育 , 用行动支持教育 。 这就是《现代教育报》的情怀与担当!我心中的敬意油然而生 。
这样的场景 , 这样的经历 , 不知重复了多少次!从延庆山区的花盆村到门头沟的斋堂;从顺义的北务到房山深山区的霞云岭小学;从密云的不老屯到怀柔山区的喇嘛沟门;再从北京的山区到河南、贵阳、甘肃的边远山区……一路前行 ,一路陪伴 , 《现代教育报》始终与我们紧紧相随 。 一篇篇生动鲜活的山村教师成长故事娓娓道来 , 充满情和爱 , 温暖着老师和学生的心灵 。
《一名山村教师的三堂公开课》记录的正是延庆花盆村小老师王翠菊三次课堂教学的变化:“王翠菊比以前信心足了、自信了 , 喜欢问为什么了 , 由朴实变得真实而有智慧了 , 也更加关注学生思考和行为体验了 。 每天改变一点点 , 每天进步一点点 ,她在努力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 ”这就是采访人员笔下的山村教师王翠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