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称臣是酒中仙是「自称臣是酒中仙是什么时候」

很多朋友对于自称臣是酒中仙是和自称臣是酒中仙是什么时候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李白醉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它的诗名是什么?这首诗的诗名是《饮中八仙歌》,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 。
原文: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
译文:
贺知章酒后骑马,晃晃悠悠,如在乘船 。他眼睛昏花坠入井中,竟在井底睡着了 。汝阳王李琎饮酒三斗以后才去觐见天子 。路上碰到装载酒曲的车,酒味引得口水直流,为自己没能封在水味如酒的酒泉郡而遗憾 。左相李适为每日之兴起不惜花费万钱,饮酒如长鲸吞吸百川之水 。自称举杯豪饮是为了脱略政事,以便让贤 。
崔宗之是一个潇洒的美少年,举杯饮酒时,常常傲视青天,俊美之姿有如玉树临风 。苏晋虽在佛前斋戒吃素,饮起酒来常把佛门戒律忘得干干净净 。李白饮酒一斗,立可赋诗百篇,他去长安街酒肆饮酒,常常醉眠于酒家 。天子在湖池游宴,召他为诗作序,他因酒醉不肯上船,自称是酒中之仙 。
张旭饮酒三杯,即挥毫作书,时人称为草圣 。他常不拘小节,在王公贵戚面前脱帽露顶,挥笔疾书,若得神助,其书如云烟之泻于纸张 。焦遂五杯酒下肚,才得精神振奋 。在酒席上高谈阔论,常常语惊四座 。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根据新、旧《唐书》的《李适之传》及《玄宗纪》,李适之罢相是在唐玄宗天宝五载(746年)四月,则此诗最早亦必作于天宝五年四月之后,时杜甫初至长安 。
史称李白与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八人俱善饮,称为“酒中八仙人”,都在长安生活过,在嗜酒、豪放、旷达这些方面彼此相似 。杜甫此诗是为这八人写“肖像” 。
诗词赏析
八个酒仙是同时代的人,又都在长安生活过,在嗜酒、豪放、旷达这些方面彼此相似 。诗人以洗炼的语言,人物速写的笔法,将他们写进一首诗里,构成一幅栩栩如生的群像图 。
八仙中首先出现的是贺知章 。他是其中资格最老、年事更高的一个,杜甫用夸张手法描摹贺知章酒后骑马的醉态与醉意,弥漫着一种谐谑滑稽与欢快的情调,惟妙惟肖地表现了他旷达纵逸的性格特征 。
其次出现的人物是汝阳王李琎 。他是唐玄宗的侄子,宠极一时,因此,他敢于饮酒三斗才上朝拜见天子 。诗人就抓着李琎出身皇族这一特点,细腻地描摹他的享乐心理与醉态,下笔真实而有分寸 。
接着出现的是李适之 。结合他罢相的事实看,“避贤”语意双关,有讽刺李林甫的意味 。这里抓住权位的得失这一个重要方面刻画人物性格,精心描绘李适之的肖像,含有深刻的政治内容,很耐人寻味 。
跟着出现的是两个潇洒的名士崔宗之和苏晋 。崔宗之,他豪饮时,高举酒杯,用白眼仰望青天,睥睨一切,旁若无人 。喝醉后,宛如玉树迎风摇曳,不能自持 。杜甫用“玉树临风”形容宗之的俊美丰姿和潇洒醉态,很有韵味 。
接着写苏晋,杜甫善于抓住矛盾的行为描写人物的性格特征 。苏晋一面耽禅,长期斋戒,一面又嗜饮,经常醉酒,处于“斋”与“醉”的矛盾斗争中,但结果往往是“酒”战胜“佛”,所以他就只好“醉中爱逃禅”了 。短短两句诗,幽默地表现了苏晋嗜酒而得意忘形,放纵而无所顾忌的性格特点 。
诗酒同李白结了不解之缘,杜甫描写李白的几句诗,浮雕般地突出了李白的嗜好和诗才 。杜甫是李白的挚友,他把握李白思想性格的本质方面并加以浪漫主义的夸张,将李白塑造成这样一个桀骜不驯,豪放纵逸,傲视封建王侯的艺术形象 。
另一个和李白比肩出现的重要人物是张旭,当时人称“草圣”,张旭三杯酒醉后,豪情奔放,绝妙的草书就会从他笔下流出 。他无视权贵的威严,在显赫的王公大人面前,脱下帽子,露出头顶,奋笔疾书,自由挥洒,笔走龙蛇,字迹如云烟般舒卷自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