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才俊的炼成|钟智锦: 用勤勉和乐观拥抱变化、发现新的自我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采访人员 张豪、詹淑真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采访人员 宋金峪
海报/羊城晚报全媒体采访人员 陈倩
采访钟智锦时 , 她正在反复打磨着教学PPT , 为下午大一新生的《传媒文化与社会》课做充足的准备 , 力求每个知识点都能给学生们讲透 , 让学生们爱上这门新闻传播学科 。
正是这种十年如一日对教学科研的热爱和一丝不苟的精神 , 让这位青年学者迅速成长 。 2009年钟智锦博士毕业后 , 进入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当师资博士后 , 三年后便晋升为副教授 , 2018年成为教授 , 并任职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 。角色的变化让她的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 她说 ,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 , 用勤勉和乐观拥抱变化、发现新的自我 。 ”
追求学术理想的人生转型
1996年 , 钟智锦考入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专业 。 研究生毕业后 , 她在一家出版社做了三年的图书编辑 , 《追风筝的人》是她策划编辑过的最有名的一本书 , 也是她最喜欢的一本书 。 由于对新闻传播学科的热爱和学术生活的向往 , 在出版事业的上升期 , 她选择辞职去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读博深造 。 “我一直很喜欢新闻传播这个学科 , 当年刚去北大读书时 , 还没有新闻传播学院 , 读博的时候毫无悬念选择了这个方向 。 ”

学术|才俊的炼成|钟智锦: 用勤勉和乐观拥抱变化、发现新的自我
文章图片

在香港读博期间 , 网络游戏行业蓬勃发展 , 钟智锦敏锐地观察到这一现象 , 并将其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 。 与此前很多学者研究网络游戏中的“游戏暴力”“游戏上瘾”等方面不同 , 她研究的是“网络游戏中的社会行为” , 这在当时是一个相对前沿的方向 。 2009年 , 她完成了英文博士论文 , 并将其修改后发表在SSCI刊物上 。
博士顺利毕业后 , 钟智锦进入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当师资博士后 , 一边上课 , 一边做科研 。 短短三年时间 , 凭着勤奋认真的工作风格和扎实的学术功底 , 她不仅出色完成教学任务和出站报告 , 还在SSCI、CSSCI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 。 由于学术成果和教学能力突出 , 博士后一出站 , 钟智锦便晋升为副教授 , 并于2012年入选中山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培育计划 。 2018年 , 钟智锦正式获评中山大学教授 。

学术|才俊的炼成|钟智锦: 用勤勉和乐观拥抱变化、发现新的自我
文章图片

在中山大学浓厚的人文气息和家国情怀的熏陶下 , 钟智锦的学术旨趣也渐渐转型 。 媒体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 她关注新媒体对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 关心众声喧哗的网络舆论场如何令地域性的突发事件转化为全国性的公共话题、研究舆论话语的变迁如何反映社会的变化、探索情绪在舆论中的传播规律 。 “不重复自己”是钟智锦对自身学术研究的要求 , 长期的定量研究经验令她抓住互联网大数据给新闻传播学带来的研究契机 , 积极探索跨学科研究方法 , 成为国内较早涉足计算传播学研究的学者之一 , 2018年 , 她当选为中国新闻史学会计算传播学会主席团成员 。
不负三尺讲台
如果说科研是对学者能力的考量 , 那么教学则是衡量教师的一杆标尺 。 “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是钟智锦一贯以来的教学理念 。 每次备课 , 她都会及时更新课件 , 将热点事件、媒体融合、业界生态等最前沿的知识融入课堂 , 引导学生选择社会重要议题作为对象 , 从国家战略需要、地区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等层面展开研究或者设计 , 既训练学生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 , 又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和宏观视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