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故事 。
有位答主说:自己之前玩游戏 , 认识一个孩子 , 有一天孩子跑来找她诉苦 , 说:
他跟父母立下过一个约定 , 如果成功考上某某大学 , 父母就奖励给他三万块钱 。 结果他成功考上了 , 父母却反悔 , 说这笔钱就当成生活费给他 。 他瞬间炸了 , 控制不住情绪 , 跟父母大吵了一架 , 说要报警把父母抓走 。 他爸非常生气 , 动手给了他一巴掌 。 问 , 现在该怎么办 。
安慰过后 , 这位答主给了这孩子一个建议:
先跟父母道歉 , 好好沟通 , 讲清楚:我生气并不是因为拿不到这三万块钱 , 而是因为你们欺骗了我的信任 。 这样会让我受到伤害 , 让我担心 , 以后是不是还会发生类似的事情 。 我愿意为了你们去学习 , 但也希望能够得到你们的信任 , 站在我的角度看事情 。
孩子并不情愿 , 但还是按这个建议去行动了 。
最后呢 , 当然是皆大欢喜 。 父母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 孩子也更进一步理解了父母的担忧 , 事情得到了妥善的解决 。
这个故事给了我蛮多感慨 , 不过我并不想聊这个故事本身 , 而是想借此跟大家聊聊一个话题:
我发现 , 我们许多人在生活中 , 很多时候是不懂得如何更好地处理冲突、解决冲突的 , 在这方面 , 我们有时甚至跟孩子无异 , 特别容易让原始冲动支配我们的理性 。
因此 , 今天 , 我想跟你聊聊:如何才能化解和避免生活中的冲突 。
生活中的冲突 , 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健康的冲突 , 以及不健康的冲突 。
前者指的是:双方都有自己的立场 , 都有自己需要捍卫的目标 , 冲突的目的是希望说服对方达成自己的目标 , 而不是占得上风 。
而后者指的是:冲突的范围已经超出了必要的程度 , 双方演变成了要「争一口气」 , 而不是聚焦在事情和问题本身 。
前者我们一般叫做「争论」 , 而后者才是一般意义上的冲突 。
如何分辨这两者呢?一个最简单的方式 , 就是我们常说的「对事不对人」 。 一旦争论的焦点开始从眼前的问题游离开去 , 开始变成对于对方的人身攻击 , 翻旧账 , 顾左右而言他 , 或是用明显不合理的逻辑去狡辩 , 就变成了「对人不对事」 , 也就从争论变成了冲突 。
那么 , 为什么会产生冲突呢?为什么哪怕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 也很容易演变成「对人不对事」呢?
最核心的原因 , 还是在于:造成冲突的双方 , 多多少少都存在一个心理:你让我不舒服了 , 所以我也一定不能让你好过 。
这种心态 , 我称之为「对等报复心态」 。
在这种心态的驱动下 , 我们就很容易产生这样的反应:
- 你让我感到了不舒服 , 这是我的损失 。 如果整件事就这么过去了 , 那么我就吃亏了;
- 为了不吃亏 , 你就必须给我对等的补偿:
- 要么 , 给我一个台阶 , 让我感受到「我赢了」 , 从而挽回一些尊严;
- 要么 , 你也必须经历跟我一样的「不舒服」 , 体会到我的感受 , 获得跟我对等的损失 , 这样我才能觉得公平 。
我们总是倾向于认为:这个世界是公平的 , 也必须是公平的 。 我们付出什么就会有对应的收获 , 做对了事情就应该得到回报 , 没有做错什么就不应该遭遇损失 。 否则 , 我们对世界的基本认知就会崩塌 。
简而言之 , 这个假设是我们对于世界基本的「确定性」假设的其中一环 。 我们需要让自己相信 , 世界是公平的、确定的 , 这样我们才能为自己的行为找到合理的意义和理由 , 否则 , 我们就会陷入不知所措的困境之中 。
推荐阅读
- 习作|思维有广度 下笔如有神
- 清华大学|海报时评丨名校毕业生选择进“体制”,该如何正确看待?
- |如何去阅读一本书,加深理解和思考
- 中考|寒假将至,初三学生如何安排寒假生活,能逆风翻盘、弯道超车?
- 高校|寒假到来,假期如何做好防疫?大学生能否返乡?
- xel|疫情期间如何缓解心理压力?专家为你来支招 5 ways to manage stress, according to mental health experts
- 常仁尧|班主任管理学生应该克服酷吏心态
-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寒假中想提高语文素养,如何选择阅读书目?与学生教学结合是关键
- |学生在学校学习效果如何?聪明的家长这么做,检查笔记本和错题本
- 上海|上海美达菲学校怎么样?值得去吗?美达菲学校师资学校氛围管理等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