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爱情心理课”爆火背后丨怎么面对青春期情感困惑?别当学生早恋的“灭绝师太”( 二 )


班主任为什么会对学生的情感问题如此恐慌?因为他们认为这会影响学习 。 虽然学习优异与否同诸多因素有关 , 但班主任常常把情感问题视为学习的“劲敌” , 将两者鲜明对立起来 。
把情感问题与学生品德混为一谈 。 长期以来 , 班主任对爱情话题避讳颇多 , 一方面认为学生谈恋爱不务正业 , 一方面认为谈恋爱会影响班级风气 。 班主任主观上认为学生谈恋爱是一件有伤“大雅”之事 , 把异性之间“亲密言行”看成是品德问题 。 我就曾经听到一个高中生质疑班主任:“我是喜欢她 , 喜欢一个人犯法吗?”班主任无言以对 。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 教师对学生恋爱问题的解决未免肤浅 。 知道学生谈恋爱 , 就觉得耽误学习;看到学生的亲密行为 , 就主观认定其“有伤风化” 。 说到底 , 我们还是混淆了学生情感与学生品德的概念 , 前者是情感体验 , 后者是道德行为准则所表现的倾向与特征 。 学生面对喜欢的异性 , 情感上难以控制 , 不等于不道德 , 一味进行道德判断 , 怎么能获得学生的认可?我们总是将情感与道德混为一谈 , 这才是学生的质疑之处 。
有些班主任会说 , 你是不是鼓励学生恋爱啊?我想 , 教育不仅要有的放矢 , 还要高屋建瓴 。 在处理学生青春期情感问题上 , 我奉行“尊重情感 , 指导行为”原则:认可并尊重学生的情感 , 建立师生之间信任与平等的关系;有效建言 , 指出其青春期不当的亲密行为 , 规范文明举止 。 怎样给学生以爱情的建议与引导 , 才会促进他们健康恋爱观的形成?

高中|“爱情心理课”爆火背后丨怎么面对青春期情感困惑?别当学生早恋的“灭绝师太”
文章图片

#02 正视情感 , 学会交往
教会学生建立良性的交往观 。 心理学上说 , 人的社会性发展要经历自我社交、同质社交和异质社交三个阶段 。 进入青春期后 , 学生的社交进入到多元化的层次 , 他们需要在交往中 , 尤其是在异性交往中确立自己的身份 , 感受自我的独特性与差异性 。 正是这个过程 , 使得他们能够建立自我价值认同 , 更能体会这种自我认同带来的价值需求 。 交往只有在体验中才能完成 。 班主任要通过整合资源、设计活动给学生提供与异性交往、相处的机会 , 使学生在与同伴相处以及师生互动中习得交往能力 , 避免因好奇而误入歧途 。
交往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异性的了解 , 并逐渐形成评价异性的标准 , 形成自我的交往原则 。 青春期的学生思想逐渐走向独立自主 , 班主任不可一味说教或灌输 , 避免引发他们的逆反心理 , 产生情绪冲动下的非理性行为 。 班主任可以开展系列爱情讲座 , 在主题的设计之下引导学生在集体中进行异性交往 , 正视自己的情感萌动 。
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爱情观 。 我对青春期爱情问题的探求兴趣 , 还源于学生提供的一些话题:比如看颜值还是看成绩;看家庭背景还是看个人能力;看外在还是看心灵等 。 这些问题有的是现在的学生提出来的 , 有的是已经读大学或已经工作的往届学生提出来的 。 对此 , 我常常难以解答 , 因为情感问题是个性化的 , 更是感受上的 。 就如同案例中赵爽所说 , 他们其实也是希望老师能为其答疑解惑的 。
从班主任角度而言 , 能提供的可能也是自我经验 , 是个性化的 。 所以 , 我们可以尝试利用学科教学、经典爱情故事等 , 让学生体悟纯真爱情的美好 , 感受纯真爱情所需要的条件 , 从而多层次、多角度认识爱情 , 树立自己的爱情观 。 语文教材中的《与妻书》可谓情书经典 , 犹记得课文学过之后 , 学生感慨道:“原来革命志士也有如此缠绵的情感!”也正如此 , 我们才能从中看到爱情的力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