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刚|中国故事|革故鼎新:海淀区教科院未来实验小学变身记

凤凰岭畔,鹫峰山下,有一所被烂漫山花所包围的村级小学——北京市海淀区和平小学(简称“和平小学”)。
2020年10月,和平小学杨庄校区变身为海淀北部唯一一所以“未来”命名的实验学校——北京市海淀区教科院未来实验小学(简称“未来实验小学”,也称“和平小学”)。重峦叠嶂挡住了众人西望的视线,却挡不住以校长丁刚为首的教育者探索未来学校的步伐。鉴往知来,和平小学在立足传统学校优势的基础上,通过积极探索,迈出了中国未来学校探索的重要一步。

丁刚|中国故事|革故鼎新:海淀区教科院未来实验小学变身记
文章插图
筚路蓝缕:在时代更迭中砥砺前行
1995年,丁刚走马上任和平小学校长。作为一所村级小学,即便是泱泱大国一流高校林立的教育高地——海淀,也免不了要面临经费紧张的问题。当时实行的是结构工资,学校要自筹一部分教师工资。那时候,抓考试成绩、抓办学条件,是丁刚面临的主要问题。当时学校的操场,晴天时尘土飞扬,下雨天泥点四溅,丁刚身先士卒,一块砖一块砖地铺出来一个硬化的操场。
丁刚|中国故事|革故鼎新:海淀区教科院未来实验小学变身记】没有校舍怎么办?周一至周五,老师们教书育人,到了周六和周日,校长带着老师化身泥瓦匠,亲自动手盖房子、搞宣传。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和平小学的硬件设施一点点提升,老师们也劲往一处使,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让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随着城镇化发展,尤其是农村的土地腾退,村里的孩子很多都流向了城市。和平小学所在的温泉镇也不能例外。空心村导致空心校的出现,学生数量锐减造成教师编制的减少、新教师更新速度的延缓,留下来的教师队伍呈现出老龄化的特征。
近年来,温泉镇构建了创造小镇,随着华为、中核电力等公司及大型研究所的入驻,高新产业的孵化拉动了整个地区的发展。随着产业的集中,学生回流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同时,高新产业的蓬勃发展也改变了当地人口素质的结构,以及和平小学的学生来源——从以农民子弟为主变为以高学历人群子弟为主。学生父母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对学校改变发展模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时代的变化,召唤着改革者一展风采。多年来,面对学校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出现的巨大变化,丁刚不断调整办学方法。2000年之后,随着经费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丁刚开始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发展素质教育。随着时代的变迁,育人方针和师生需要的变化,丁刚开始思考面向未来的教育。“怎么把未来对人才的需求揉进办学的过程?怎么把办学和一个人未来的幸福生活更好地结合?”丁刚常常如此思索。

丁刚|中国故事|革故鼎新:海淀区教科院未来实验小学变身记
文章插图
结合参观学习与教育实践,丁刚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2010年,和平小学的办学方针由快乐教育向和乐办学转变。而后,丁刚带领和平小学与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合作打造未来实验学校——北京市海淀区教科院未来实验小学。2020年,海淀区教科院未来实验小学启动仪式,在和平小学杨庄校区隆重举行,一所面向未来的学校正式诞生。
传承创新:葫芦文化的延续与延伸
在二十多年来的发展中,丁刚的教育理念、和平小学的办学方针与时俱进,而葫芦文化始终伴随着和平小学在风起云涌的时代熠熠生辉。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有趣的葫芦》这一课程就被坚持和沿袭,至今仍是和平小学的重要课程之一。
从葫芦的种植到收获,从画葫芦、美工葫芦到葫芦丝的演奏,在解决温饱时期,丁刚的考虑也很简单——和平小学开设这门课就是立足学生需求,为了教学生一门手艺。当时,和平小学有很多借读生,他们的家庭条件也基本上也不太好。适时,和平小学一位老师的爱人退休在家,他酷爱画葫芦并且画得古朴典雅、美轮美奂。丁刚就想到让这位老先生来教学生,对学生进行劳动技术教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