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连续体的另一端 , 完全的外在动机纯粹来自外部 。 人们只是为了寻求奖励或逃避惩罚 。 在两端之间 , 德西和莱恩列出了一些与社会归属感有关的外部原因 。 也就是说 , 你做某件事 , 是因为它会取悦别人 , 让你感觉自己是群体中的一员 , 或者它增强了你的自我认同感 。
动机很少只有一种属性 , 往往是不同因素的组合 。 例如 , 我会尽量多地跟进教育心理学研究 , 但我最初开始阅读相关论文时 , 我意识到自己的统计学知识不太够用 。 从那以后 , 我对统计学有了更多的了解 , 但这并不是因为我对统计学有发自内心的兴趣 。 我这么做是因为它对我来说必不可少 , 能让我感觉自己是个称职的专业人士 , 也是因为我不愿意在阐释数据时出现让自己脸红的错误 。
完全的外在动机往往采用奖励或强迫的形式 , 因此是最低效也最难持久的动机形式 。 一旦奖励或惩罚停止 , 行为就会停止 。 而受到奖励或遭到强迫 , 会破坏学习者原本拥有的内在动机 。
针对不同类型的学习者 , 老师可以使用不同的策略来改善其学习体验 。
针对内在动机型学习者的教学设计策略包括:
·向这些“学习大神”道一声谢 。 说真的 , 面对这类学习者 , 老师会轻松很多 。
·保证学习者有时间解决自己的问题 。 学习中或许要设计一些人人都需要做的标准活动或挑战 , 但如果学习者能学习对自己有意义的部分 , 那么效果和体验会更好 。
·把这样的学习者当成老师 。 内在动机型学习者会自学很多东西 。 如果他们彼此分享这些知识 , 就能学得更多更好 。 一旦他们这么做 , 其他学习者就有机会意识到所学的知识有更广泛的应用面 , 这减轻了老师作为唯一信息源的压力 。 对于老师和学习者来说 , 这是个双赢局面 。
针对外在动机型学习者的教学设计策略包括:
·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寻找内在动机 。 有什么东西(任何东西都行)能激发学习者对主题的内在兴趣吗?如果有 , 就针对他们可能会利用这些信息做什么 , 问很多问题 。 试着把它和现实世界中的相关任务联系起来 , 或者是和他们身为专业人士的身份认同联系起来 。
·让学习者告诉你 。 先让学习者说出某个学习主题为什么有用或重要 。 如果老师直接告诉他们 , 他们或许会有抵触情绪 , 或者心存疑虑 。 但如果学习理由是他们自己想出来的 , 他们就会更容易接受 。
·寻找痛点 。 如果学习者对教材不熟悉 , 就无法将自己的痛点与老师提供的解决方案建立联系 。 但如果老师能找出他们的痛点 , 并向他们展示怎样缓解 , 就能迅速将学习者的外在动机变为内在动机 。
·避免过多的理论和背景介绍 。 外在动机型学习者也许宁可自戳双目也不想学习理论知识 。 务必使用具体的例子并设计与现实生活场景直接相关的挑战 。 如果有大量的背景铺垫 , 却说不清它们为什么重要 , 那么就应该将之删除 , 或至少放到附录或参考资料部分 。
·利用有趣的挑战或问题来唤醒学习者的内在动机 。 如果从学习者需要解决的真正有趣的挑战或问题入手 , 他们的外在动机就会逐步转变为内在动机 。 但要记住 , 这里说的“有趣”指的是“对学习者来说有趣” 。
不能让学习者因为知道或者不知道某件事而感到羞耻
为什么会有人购买“傻瓜指南”系列图书呢?很明显 , 买这种书的人还不少 , 而且恐怕并不是因为人们觉得自己不够聪明 。
我一直认为 , “傻瓜/完全初学者/新手指南”这一类书的全部意义在于 , 它们不是要把你叫成“傻瓜” , 而是说 , 它们的主要卖点在于向你保证 , 它们不会让你觉得自己蠢 。
推荐阅读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工作十年后,才发现老师和公务员竟有这么大的差距,你选对了吗?
- 数学|称平行线能相交的数学奇才,遭质疑郁郁而终,其理论12年后被证实
- 本科生|仅4.3%本科生毕业后月入过万:钱好挣,是年轻人最大的错觉
- 教育|《新机遇下职业教育的增速与展望》论坛实录-于红岩
- 技能|《新机遇下职业教育的增速与展望》论坛实录-王安屹
- 成绩|2022年神户大学工学部出愿信息早知道
- 学生|考研招28人,却让319人进入复试,为何要有这么高的差额比?
- 周晓|充满仪式感的“最后一课”
- 课堂|帮助海外华裔青少年学习中华传统文化,青岛这个社区开办的跨国“云课堂”火了
- 姐姐|大学学费至少应翻十倍,目前学费太便宜了,便宜的让学生没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