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长调与短调


蒙古族长调与短调

文章插图
蒙古族长调民歌,“长调”在蒙古语中读作“乌尔廷多”,意为长歌 。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传统音乐,被誉为“草原音乐的活化石” 。蒙古族长调民歌演唱形式独特,具有鲜明的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色,旋律悠长舒缓,意境开阔 。代表曲目有《走马》、《小黄马》、《辽阔的草原》、《辽阔富饶的阿拉善》等 。
历史渊源蒙古族长调民歌是蒙古族民歌的一种形式 。长调民歌在蒙古族形成时期就已经存在 。长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从13世纪开始文学作品中就出现了关于长调的记载 。
早在1000多年前,蒙古人的祖先就从额尔古纳河两岸的山林中迁徙到蒙古高原,生产方式由狩猎转变为畜牧业 。长调,一种新的民歌形式,产生并发展起来 。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逐渐取代了方结构的笋猎歌,占据了蒙古族民歌的主导地位,最终形成了蒙古族音乐的典型风格,并对蒙古族音乐的其他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长调体现了蒙古游牧文化的特点,贯穿了蒙古民族的全部历史和社会生活 。
蒙古族长调民歌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山地狩猎音乐文化时期、草原游牧音乐文化时期、农牧音乐文化时期 。
狩猎音乐文化时期
其音乐风格以短调为代表,民歌具有结构短小、音调凝练、节奏明确、词多腔少等特点 。音乐整体风格为叙事、歌舞,抒情性较弱,这也是原始时代人类音乐艺术的共同特征 。
从现有的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具有明显这一时期音乐文化特征的蒙古族民歌至今仍在民间流传,如《寻智》、《白海绿舞》等 。随着狩猎生产方式向游牧生产方式的转变,第二时期的音乐风格也由短调民歌向长调民歌转变,形成了蒙古音乐史上的草原游牧音乐文化时期 。
从音乐形态学的角度来看,这一时期既保留和发展了狩猎时期的短调音乐风格,又逐渐创新形成了长调音乐风格 。就长调民歌本身而言,这一时期也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漫长传承发展过程 。因此,在7世纪至17世纪的千年历史中,蒙古族民歌的总体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以短调民歌为基础,以长调民歌为创新 。
草原游牧音乐文化时期
是长调民歌逐渐占主导地位的时期,也是蒙古族整体音乐文化风格形成的重要历史时期 。自公元18世纪(清朝中后期)以来,随着历史的变迁和发展,北方草原与中原地区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各民族融合交流的步伐加快 。中原的农业生产方式也渗透到一些北方草原,文化交流更加频繁 。
【蒙古族长调与短调】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短叙事曲和长说唱曲有了新的发展,形成了农牧民也参与其中的蒙古族音乐文化时期 。这一时期的蒙古族长调民歌保持了自己的特色,更加成熟 。
在20世纪,蒙古族长调民歌承载了蒙古族的历史,也是蒙古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象征性展示和思想载体 。
材料蒙古族长调民歌的创作与牧民的田园生活息息相关,反映了延续至今的蒙古族生活方式 。
长调可以定义为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在畜牧业生产劳动中创作的,在放牧和传统节日时在野外演唱的一种民歌 。一般由上下两句歌词组成 。演唱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和对大自然的感悟来演奏 。选取的素材多描写草原、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湖泊 。用草原人特有的语言讲述蒙古族的历史文化 。
唱法蒙古族长调民歌的表演者身穿蒙古袍,配以马头琴音乐,讴歌母爱,赞美生活,诉说爱情,以真唱为主,是最接近自然的声音 。
在蒙古长调中,除了旋律本身丰富多彩的装饰(如前后、背靠背、滑音、回声等 。),还有一种由发音技巧形成的特殊旋律装饰,蒙古语称为“糯古拉”,可译为“曲折”,即发声时,口、咽的复杂动作会产生一种类似颤音的摇动效果,一般是摇动 。
音乐特色蒙古族长调民歌作为与盛大庆典和节日相关的表现形式,在蒙古族社会中享有独特而受人尊敬的地位 。《长调》是一首抒情歌曲,由32种旋律组成,带有大量的装饰音 。其音调高,音域宽,旋律优美流畅,旋律起伏大,节奏自由悠长 。
大量使用装饰音和假声,绵长连续流动的旋律中蕴含着丰富的节奏变化、极其宽广的音域和即兴的形式 。曲式结构上下句组成的乐段较为常见,也有由复音段甚至多音段组成的连词,多为非方结构 。歌词经常是两行唱,用不同的韵脚重复 。歌词和歌曲的组合是“多重音少词”,常用抛重音、拖重音,用各种装饰音(Nogula)点缀旋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