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以改革为支点撬动教师自主( 二 )


月考核、学期考核、年度考核继续进行 , 管理者不仅要花大量时间根据细则打分 , 还要想办法做到客观公正 , 其结果是考核内容在增加 , 标准在细化 。
其间 , 我们希望在他评的量化考核中植入自评 , 但以失败告终 。 反思缘由 , 在量化考核的大前提下 , 自评只是形式 , 自评的基础是自主 。
考核何去何从?来这所园之前 , 这里已开始实行上班打卡 。 我又面临一项新任务 , 给那些补打卡的教师签字 。 因无法了解过程 , 只能选择相信他们 , 但我心里是排斥的 。 了解后发现多数教师因为加班 , 或者中途遇到家长交流 , 经常忘记或错过打卡 。 我试着提出不打卡的建议 。 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 , 建议通过了 。
其实 , 取消上班打卡 , 并非为了解决迟到、早退的问题 , 只是把承担后果的责任与解决问题的权限还给了教师 。 神奇的是 , 实行免打卡一年多来 , 迟到、早退等行为大幅减少 , 教师们说:“这么好的制度可不能破坏 。 ”
为此 , 我们设计了一套自主管理的诚信系统 , 凡是涉及个人行为的部分 , 如师德师风、工作纪律、出勤管理等拉起底线 , 纳入自主管理 。 以他评为主的量化考核则侧重工作绩效 , 初步实现了考核“瘦身” 。 管理成本降低的同时 , 效率也在提升 。 人员管理出现多元发展的格局 , 自主管理、双向选择、绩效考核 , 从不同维度满足着教师的需求 , 它们不可替代 , 各有价值 。
第三次尝试:以儿童为中心激发教师自我觉醒
人事制度、考核评价虽撬动了自主 , 但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 只有让教师自主的行为深入日常工作的每个环节 , 才是真自主 。
2019年 , 我在交流轮岗中来到现在的幼儿园 。 依托多年的实践与思考 , 我开始尝试“以儿童为中心”理念下的一体化改革 , 尝试从班级一日生活入手 , 由内向外层层重建园所自主新秩序 。
班级常规是幼儿园的基础工作 , 但做好并不容易 。 幼儿在园很守规矩 , 回家就不行;教师在时很好 , 不在就乱成一片;“老师 , 他打人”“老师我可以上厕所吗” , 呼唤老师的声音此起彼伏 。 教师不停地管 , 效果却不好 , 问题出在哪儿?
我们发现 , 根源在儿童观 。 “孩子是一张白纸”“孩子需要被管”“听话的才是好孩子”等看法 , 为教师的“主导”提供了支持 。 在一日生活中 , 教师成了规则的制定者和监督者 , 幼儿是服从者 。
可是 , 重新观察倾听幼儿 , 却发现他们并非白纸 , 他们有着超乎想象的学习力、感受力 。 于是 , 在师幼共同的生活中 , 我们开始让教师学着感受、协商、修正自己的行为 , 给幼儿更大的空间 , 效果很快就凸显出来了 。
来跟岗学习的教师很困惑:你们为什么不管孩子?为什么不管 , 孩子也不吵呢?他们发现:教师在不在 , 幼儿都一样 。 教师一整天都轻声细语 , 师幼关系看起来自在而舒服 。
其实 , 是对儿童不同的认知 , 造就了不同的教育行为 。 在幼儿园门厅的墙上 , 我们只写了一句话:给孩子一个世界 , 让他们重建 。
与常规相比 , 教学活动组织是更大的难题 。 教师习惯了拿来用 , 以前用教师用书 , 为便于操作 , 教师用书又细化到了教案、材料、过程 。 大家无需思考“为什么” , 只需掌握“怎么做” 。
美国常青藤社区幼儿园的实践 , 给了我非常重要的启发 。 从晨会开始 , 进入区域 , 组织反思讨论 , 引发小组活动 , 这是一个逐步深入、一环套一环的过程 。 没有教师的观察倾听分析 , 就无法引发讨论;没有讨论中认识的修复 , 就没有小组活动的延续;调整改进则来自幼儿有无兴趣的反馈 。 所有的前因后果皆来自幼儿 , 教师要时刻伴随左右 , 无法拿来 , 也无法复制 。 这为我们启动自主课程改革提供了参考依据 。

推荐阅读